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渠道研究
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TABLE OF CONTENTS | 第14-17页 |
图目录 | 第17-18页 |
表目录 | 第18-20页 |
1 绪论 | 第20-25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20-2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21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1.4 研究的框架和内容 | 第22-25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25-47页 |
2.1 金融危机的涵义 | 第25-27页 |
2.2 国际贸易对金融危机的传导 | 第27-34页 |
2.2.1 金融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 | 第28-31页 |
2.2.2 金融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渠道 | 第31-34页 |
2.3 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| 第34-46页 |
2.3.1 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总体影响 | 第34-37页 |
2.3.2 金融危机影响国际贸易的渠道 | 第37-46页 |
2.4 评述与小结 | 第46-47页 |
3 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影响的描述性分析 | 第47-66页 |
3.1 总体情况 | 第47-50页 |
3.1.1 整体出口 | 第47-48页 |
3.1.2 外贸顺差 | 第48-49页 |
3.1.3 历史对比 | 第49-50页 |
3.2 主要出口市场 | 第50-59页 |
3.2.1 美国 | 第50-51页 |
3.2.2 金砖国家 | 第51-53页 |
3.2.3 欧盟 | 第53-57页 |
3.2.4 东盟 | 第57-58页 |
3.2.5 日本 | 第58-59页 |
3.3 主要出口商品 | 第59-65页 |
3.3.1 钢材 | 第59-60页 |
3.3.2 家具及其零件 | 第60-61页 |
3.3.3 纺织、服装及鞋类产品 | 第61-63页 |
3.3.4 机电产品 | 第63-64页 |
3.3.5 高新技术产品 | 第64-6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4 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的渠道解析 | 第66-96页 |
4.1 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的外部需求渠道 | 第66-73页 |
4.1.1 GDP的进口弹性和变化 | 第66-69页 |
4.1.2 分解的GDP | 第69-71页 |
4.1.3 外部需求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| 第71-73页 |
4.2 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的贸易保护渠道 | 第73-87页 |
4.2.1 贸易保护措施的分类框架 | 第73-77页 |
4.2.2 金融危机以来的贸易保护主义 | 第77-85页 |
4.2.3 贸易保护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| 第85-87页 |
4.3 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贸易的贸易融资渠道 | 第87-95页 |
4.3.1 贸易融资模式 | 第87-90页 |
4.3.2 金融危机对贸易融资的影响 | 第90-94页 |
4.3.3 贸易融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| 第94-9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5 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外部需求渠道检验 | 第96-109页 |
5.1 总需求:概念和测度 | 第96-100页 |
5.2 模型和数据 | 第100-102页 |
5.3 实证分析 | 第102-108页 |
5.3.1 基础模型和结果分析 | 第102-106页 |
5.3.2 子样本分析 | 第106-10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6 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贸易保护渠道检验 | 第109-128页 |
6.1 影响中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描述性分析 | 第109-114页 |
6.1.1 总体情况 | 第109-110页 |
6.1.2 保护主义措施的来源分布 | 第110-111页 |
6.1.3 保护主义措施的类型分布 | 第111-113页 |
6.1.4 保护主义措施的行业分布 | 第113-114页 |
6.2 模型构建、样本选择和数据说明 | 第114-118页 |
6.2.1 模型构建 | 第114-117页 |
6.2.2 样本选择 | 第117-118页 |
6.2.3 数据说明 | 第118页 |
6.3 模型估计和结果分析 | 第118-127页 |
6.3.1 模型估计 | 第118-119页 |
6.3.2 结果分析 | 第119-127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127-128页 |
7 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出口的贸易融资渠道检验 | 第128-142页 |
7.1 国家的贸易融资条件 | 第128-131页 |
7.1.1 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 | 第128-130页 |
7.1.2 国内信贷与GDP之比 | 第130-131页 |
7.2 模型和数据 | 第131-136页 |
7.2.1 模型 | 第131-132页 |
7.2.2 数据 | 第132-136页 |
7.3 结果分析 | 第136-141页 |
7.3.1 国家层面 | 第136-137页 |
7.3.2 行业层面 | 第137-139页 |
7.3.3 稳健性检验 | 第139-141页 |
7.4 本章小结 | 第141-142页 |
8 结论与展望 | 第142-153页 |
8.1 研究结论 | 第142-143页 |
8.2 创新点 | 第143-144页 |
8.3 研究展望 | 第144-145页 |
8.4 对策 | 第145-153页 |
8.4.1 应对外部需求下降的对策 | 第145-146页 |
8.4.2 应对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对策 | 第146-149页 |
8.4.3 应对贸易融资紧缩的对策 | 第149-1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3-16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| 第161-162页 |
致谢 | 第162-16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63-1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