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风电机组故障暂态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1 风电机组类型及数学模型 | 第12页 |
1.2.2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故障特性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现有研究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 | 第13-14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双馈型感应风力发电机数学模型及仿真研究 | 第15-26页 |
2.1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概述 | 第15页 |
2.2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机械传动系统模型 | 第15-17页 |
2.2.1 风力机模型 | 第15-16页 |
2.2.2 传动轴模型 | 第16-17页 |
2.3 发电机数学模型 | 第17页 |
2.4 变流器控制与保护系统模型 | 第17-22页 |
2.4.1 最大风能追踪控制模块 | 第17-18页 |
2.4.2 浆距角控制模块 | 第18-19页 |
2.4.3 网侧PWM变换器模型 | 第19页 |
2.4.4 网侧变流器控制系统 | 第19-20页 |
2.4.5 转子侧变流器控制系统 | 第20-22页 |
2.4.6 保护系统模快 | 第22页 |
2.5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模型仿真与分析 | 第22-25页 |
2.5.1 渐变风速下DFIG模型动态响应 | 第23-24页 |
2.5.2 电网电压骤降30%下DFIG动态响应 | 第24页 |
2.5.3 电网三相短路时DFIG动态响应 | 第24-25页 |
2.6 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电网故障下双馈感应风电机组短路电流特性 | 第26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26页 |
3.2 机端三相短路后DFIG磁链特征的物理机理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 机端电压对称跌落下定子和转子故障电流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3.1 双馈型感应风力发电机空间矢量模型 | 第27-29页 |
3.3.2 电网发生对称故障情况下定转子短路电流解析计算模型 | 第29-32页 |
3.4 机端电压不对称跌落下定子和转子故障电流分析 | 第32-35页 |
3.4.1 双馈型感应风力发电机正负序矢量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4.2 电网发生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定转子短路电流解析计算模型 | 第33-35页 |
3.5 仿真验证 | 第35-43页 |
3.5.1 定子电压向量与转子电压向量相角差分析 | 第35-39页 |
3.5.2 机端电压发生80%电压跌落 | 第39-41页 |
3.5.3 机端发生三相短路故障 | 第41页 |
3.5.4 电网发生两相接地短路故障 | 第41-43页 |
3.6 暂态故障电流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3-46页 |
3.6.1 忽略定子和转子电阻对故障解析模型精确度的影响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6.2 电压跌落程度对故障电流幅值的影响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6.3 短路发生时刻对故障电流幅值的影响分析 | 第45页 |
3.6.4 定子、转子绕组阻值对故障电流幅值的影响分析 | 第45页 |
3.6.5 转差率对故障电流幅值的影响分析 | 第45-46页 |
3.7 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计及撬棒保护的DFIG故障暂态特性研究 | 第47-55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措施 | 第47-48页 |
4.3 电网对称故障下Crowbar投入后DFIG短路电流计算 | 第48-50页 |
4.4 电网不对称故障下Crowbar投入后DFIG短路电流计算 | 第50-51页 |
4.5 仿真验证 | 第51-54页 |
4.5.1 双馈感应风电机组并网运行短路试验 | 第51-53页 |
4.5.2 故障电流解析计算模型验证与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6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5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