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| 1.1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| 1.1.1 本文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| 1.1.2 本文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本文研究结构与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1.2.1 本文研究结构 | 第10页 |
| 1.2.2 本文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| 1.3 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|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综述 | 第12-23页 |
| 2.1 企业年金基本理论 | 第12-14页 |
| 2.1.1 企业年金概念基础 | 第12-13页 |
| 2.1.2 企业年金制度基础理论 | 第13-14页 |
| 2.2 薪酬激励相关理论 | 第14-17页 |
| 2.2.1 薪酬概念基础 | 第14-15页 |
| 2.2.2 薪酬激励基础理论 | 第15-17页 |
| 2.3 相关文献回顾 | 第17-23页 |
| 2.3.1 企业年金相关文献 | 第17-20页 |
| 2.3.2 薪酬激励相关文献 | 第20-23页 |
|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年金发展状况分析 | 第23-29页 |
| 3.1 企业年金总体发展状况分析 | 第23-24页 |
| 3.2 上市公司企业年金发展状况分类分析 | 第24-29页 |
| 3.2.1 上市公司企业年金发展状况的行业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3.2.2 上市公司企业年金发展状况的资产规模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2.3 上市公司企业年金发展状况的区域分析 | 第26-29页 |
| 第四章 实证研究 | 第29-42页 |
| 4.1 研究设计 | 第29-30页 |
| 4.1.1 研究假设 | 第29-30页 |
| 4.1.2 样本选取 | 第30页 |
| 4.2 模型与变量 | 第30-32页 |
| 4.2.1 被解释变量的选择 | 第30-31页 |
| 4.2.2 解释变量的选择 | 第31页 |
| 4.2.3 控制变量的选择 | 第31-32页 |
| 4.2.4 模型构建 | 第32页 |
| 4.3 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32-41页 |
| 4.3.1 样本总体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2-37页 |
| 4.3.2 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37-41页 |
| 4.4 实证结论 | 第41-42页 |
| 第五章 结束语 | 第42-44页 |
| 5.1 政策建议 | 第42页 |
| 5.2 不足之处与展望 | 第42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
| 致谢 | 第48-49页 |
|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