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引言 | 第9-18页 |
1.1 再制造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再制造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2.1 再制造业可行性分析 | 第10-11页 |
1.2.2 再制造产业的效益分析 | 第11-13页 |
1.2.3 农机配套市场低迷再制造受到重视 | 第13页 |
1.3 再制造不同于维修 | 第13-14页 |
1.4 再制造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4.1 再制造技术国外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.2 再制造技术国内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5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7-18页 |
2 柴油机再制造概述及其工艺 | 第18-27页 |
2.1 柴油零部件系统构成及各系统工作原理 | 第18-19页 |
2.2 再制造的特点 | 第19-21页 |
2.2.1 再制造具有不确定性 | 第19-20页 |
2.2.2 再制造产品状况可能变化 | 第20-21页 |
2.3 柴油机再制造产品的优势 | 第21页 |
2.4 柴油机实施再制造潜在的风险 | 第21-22页 |
2.5 再制造工艺 | 第22-27页 |
2.5.1 再制造工艺流程 | 第22-25页 |
2.5.2 再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 | 第25-27页 |
3 废旧产品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系数 | 第27-38页 |
3.1 报废农机产品再制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27-28页 |
3.2 产品再制造的技术性评估 | 第28-31页 |
3.2.1 再制造性影响因素 | 第28-29页 |
3.2.3 再制造技术性评价指标 | 第29-31页 |
3.3 废旧农机再制造经济评价指标 | 第31-33页 |
3.3.1 再制造费用分解 | 第31-32页 |
3.3.2 经济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32-33页 |
3.4 废旧农机再制造资源性评价指标 | 第33-34页 |
3.5 废旧农机再制造环境性评价指标 | 第34-38页 |
4 农机再制造评价方法 | 第38-42页 |
4.1 用户评价评语的确定 | 第38页 |
4.2 评价问题的要素 | 第38页 |
4.3 评价指标的制定原则 | 第38-39页 |
4.4 指标评价的方法和权重系数的确定 | 第39-42页 |
4.4.1 评价方法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4.4.2 权重系数的确定 | 第40-42页 |
5 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2-53页 |
5.1 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42-44页 |
5.1.1 系统的设计要求 | 第42页 |
5.1.2 系统的总体框架 | 第42-44页 |
5.2 农机再制造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44-48页 |
5.2.1 农机再制造评价模块的需求分析 | 第44页 |
5.2.2 系统功能模块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5.2.3 系统的运行流程 | 第45-46页 |
5.2.4 数据库的设计 | 第46-48页 |
5.3 柴油机再制造评价模块的实现与应用 | 第48-53页 |
5.3.1 柴油机再制造评价模块的开发工具 | 第48-49页 |
5.3.2 柴油机再制造评价模块的实现与应用 | 第49-53页 |
6 结论与建议 | 第53-54页 |
6.1 结论 | 第53页 |
6.2 建议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| 第57-58页 |
作者简历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