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金属腐蚀与保护、金属表面处理论文--腐蚀的控制与防护论文--金属表面防护技术论文

Ti-3Al-2V表面激光熔覆Ti-BN涂层的微观组织及反应行为研究

摘要第5-8页
ABSTRACT第8-11页
第一章 综述第15-35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5页
    1.2 钛合金激光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第15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激光表面淬火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激光表面重熔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激光表面合金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激光冲击强化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激光熔覆第21-24页
    1.3 陶瓷基复合粉末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增强颗粒及加入方法第26-29页
    1.4 原位合成增强颗粒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第29-32页
    1.5 激光熔覆涂层凝固机理第32-33页
    1.6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3-35页
第二章 试验方法和实验手段第35-42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及步骤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板的清洗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熔覆粉末的准备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参数的选择第35-36页
    2.2 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及附件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半导体激光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送粉器第38-39页
    2.3 显微组织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 射线衍射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金相组织分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扫描电镜组织观察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电子探针射线显微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透射电镜组织分析第40页
    2.4 性能测试设备及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硬度测试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磨损性能第40-4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三章 激光熔覆工艺参数对原位合成 TiB、TiN 增强 Ti 基涂层组织的影响第42-67页
    3.1 熔覆层的组织结构第42-44页
    3.2 激光功率对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第44-51页
    3.3 激光扫描速度对相组织和显微形貌的影响第51-57页
    3.4 送粉量对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第57-60页
    3.5 BN 的含量对相组成和显微组织的影响第60-63页
    3.6 BN 的粒度大小第63-6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65-67页
第四章 激光熔覆 Ti-BN 体系的凝固过程及强化相生长形貌的研究第67-93页
    4.1 Ti-BN 体系熔覆涂层颗粒增强相原位反应热力学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 4.2 Ti-BN 体系的凝固过程分析第71-79页
    4.3 TiN 和 TiB 的生长形貌分析第79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TiN 的形貌及生长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TiB 的晶体形貌分析及生长机理第82-9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TiB 组织形貌积及生长机理第82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具有空心结构的针棒状组织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3 TiB 的堆垛层错和位错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4 TiB 的孪晶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5 TiB 与基体 Ti 的关系第91-9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92-93页
第五章 原位反应机制第93-104页
    5.1 原位反应作用机制研究第93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原位反应机制实验的设计及结果第93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讨论第95-98页
    5.2 “花朵状”熔覆组织形核反应机制第98-100页
    5.3 原位合成机制作用临界值的计算第100-10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02-104页
第六章 激光熔覆层磨损性能及机制第104-117页
    6.1 激光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熔覆功率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激光扫描速度对显微硬度的影响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BN 含量对熔覆层硬度的影响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送粉量对熔覆层显微硬度的影响第107-108页
    6.2 熔覆层磨损性能与磨损机制第108-11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材料的磨损性能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磨损机制分析第110-116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16-117页
第七章 结论第117-119页
创新点第119-120页
参考文献第120-137页
附录 1第137-138页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列表第138-139页
致谢第139页

论文共1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被动电子标签身份识别中的若干问题的研究
下一篇:S30432奥氏体不锈钢喷丸强化及其表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