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6页 |
1.1 不对称合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手性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| 第9页 |
1.3 不对称催化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1.4 铑催化不对称芳基化反应的研究(RCAA) | 第10-16页 |
1.4.1 RCAA 的介绍 | 第10-11页 |
1.4.2 RCAA 的概述 | 第11-14页 |
1.4.3 芳基硼酸反应物 | 第14-16页 |
1.4.4 铑催化剂 | 第16页 |
1.5 配体的研究 | 第16-25页 |
1.5.1 膦配体的研究 | 第16-19页 |
1.5.2 双烯烃配体的研究 | 第19-21页 |
1.5.3 手性烯烃和膦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研究 | 第21-25页 |
1.6 立题思路 | 第25-26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1 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2.2 实验试剂 | 第26-27页 |
2.2.1 实验主要药品 | 第26-27页 |
2.2.2 试剂的纯化 | 第27页 |
2.3 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手性烯烃膦配体的设计合成 | 第28-48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第一类手性烯烃与烯烃膦配体的设计 | 第28-29页 |
3.3 第一类手性烯烃膦配体的合成 | 第29-41页 |
3.3.1 手性源 Boc 保护的脯氨醛的合成 | 第29-30页 |
3.3.2 手性配体 1a 的合成 | 第30-32页 |
3.3.3 手性配体 1b 的合成 | 第32-33页 |
3.3.4 手性配体 1c 的合成 | 第33-34页 |
3.3.5 手性配体 1d 的合成 | 第34-35页 |
3.3.6 手性配体 1e 的合成 | 第35-36页 |
3.3.7 手性配体 1f 的合成 | 第36-37页 |
3.3.8 手性配体 1g 的合成: | 第37-38页 |
3.3.9 手性配体 1h 的合成: | 第38-40页 |
3.3.10 手性配体 1i 的合成: | 第40-41页 |
3.4 第二类手性烯烃膦配体的设计 | 第41页 |
3.5 第二类手性烯烃膦配体的合成路线探索 | 第41-46页 |
3.5.1 配体 2a 的合成 | 第41-43页 |
3.5.2 配体 2b 的合成 | 第43-45页 |
3.5.3 配体 2c 的合成 | 第45页 |
3.5.4 配体 2d 的合成 | 第45-46页 |
3.6 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6-47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手性烯烃膦配体的应用 | 第48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48页 |
4.2 手性配体的筛选 | 第48-51页 |
4.2.1 实验部分 | 第48-49页 |
4.2.3 实验结果 | 第49-51页 |
4.2.4 实验讨论 | 第51页 |
4.3 底物的扩展 | 第51-53页 |
4.3.1 实验部分 | 第51-52页 |
4.3.2 实验结果 | 第52-53页 |
4.3.3 实验讨论 | 第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4.5 加成产物的数据表征 | 第54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