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| 第8-11页 |
三、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四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1-13页 |
五、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4-21页 |
一、学术不端行为 | 第14-16页 |
二、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归因 | 第16-21页 |
第三章 研究生学术不端相关研究中各不端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1-27页 |
一、剽窃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1-22页 |
二、伪造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2页 |
三、篡改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2-23页 |
四、不当署名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3-24页 |
五、一稿多投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4页 |
六、重复发表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4-25页 |
七、拆分发表行为频度分析 | 第25-26页 |
八、各种不端行为频度比较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归因分析 | 第27-43页 |
一、抽样设计 | 第27-30页 |
二、调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| 第30页 |
三、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归因影响力 | 第30-34页 |
四、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与归因相关性分析 | 第34-36页 |
五、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与归因相关性差异分析 | 第36-43页 |
第五章 结论和对策 | 第43-50页 |
一、频度分析结果与结论 | 第43-44页 |
二、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 | 第44-45页 |
三、规范研究生学术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| 第45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5-56页 |
导师评阅表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