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绪论 | 第10-22页 |
一、本课题的来源 | 第10-15页 |
二、 本课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| 第15-20页 |
三、论文课题特色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| 第20-22页 |
第一章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叙事话语 | 第22-37页 |
第一节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叙事语汇 | 第22-28页 |
第二节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叙事话语 | 第28-37页 |
一、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叙事语句 | 第29-32页 |
二、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话语程式 | 第32-37页 |
第二章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人物安排 | 第37-49页 |
第一节 人物组合的倚“三”设计 | 第37-42页 |
一、倚“三”设人的隐性模式 | 第37-39页 |
二、倚“三”设人的显性模式 | 第39-42页 |
第二节 人物关系的倚“三”设计 | 第42-49页 |
一、“三”与三方共生型的人物关系 | 第43-44页 |
二、“三”与三方发展型的人物关系 | 第44-49页 |
第三章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情节结构 | 第49-61页 |
第一节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“三复” | 第49-54页 |
二、显在的“三复情节” | 第50-52页 |
二、潜隐的“三复情节” | 第52-54页 |
第二节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“三段式”情节 | 第54-61页 |
一、矛盾的“三阶段” | 第55-57页 |
二、布局的“三三式” | 第57-61页 |
第四章 “三”与《三国演义》的叙事节奏 | 第61-73页 |
第一节 “叠三式”的叙事节奏 | 第62-66页 |
第二节 “二加一”的叙事节奏 | 第66-73页 |
一、“突发式”的“二加一”叙事节奏 | 第67-68页 |
二、“回环式”的“二加一”叙事节奏 | 第68-73页 |
结语:《三国演义》倚“三”成篇叙事模式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| 第73-83页 |
(一)民间文学中的尚“三”情结 | 第73-75页 |
(二)《三国演义》倚“三”结撰的模式是对民间文学倚“三”传统继承与创新 | 第75-83页 |
一、《三国演义》的成书过程中的“三国故事” | 第76-77页 |
二、《三国演义》在民间文学继承与创新的倚“三”成篇 | 第77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