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相关理论及范围界定 | 第10-11页 |
1.2.1 相关理论 | 第10-11页 |
1.2.2 研究范围界定 | 第11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5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教学空间及行为方式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9页 |
2.1 教学空间的定义及类型 | 第14-15页 |
2.1.1 教学空间的定义 | 第14页 |
2.1.2 教学空间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2.2 教学行为的定义及类型 | 第15-19页 |
2.2.1 教学的行为主体 | 第16页 |
2.2.2 教学的行为对象 | 第16页 |
2.2.3 教学的行为手段 | 第16-17页 |
2.2.4 教学行为中的心理空间需求 | 第17页 |
2.2.5 教学行为方式的类型 | 第17-19页 |
第三章 国内外教学空间及行为的历史沿革及现状比较 | 第19-28页 |
3.1 国外高校教学空间及行为发展历史概述 | 第19-21页 |
3.2 国外高校教学空间比较 | 第21-24页 |
3.3 我国高校教学空间及行为的历史概述 | 第24-25页 |
3.4 国内高校教学空间实例 | 第25-27页 |
3.5 国内外高校教学空间比较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教学行为与教学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差异化比较 | 第28-42页 |
4.1 教学空间中学生的行为特征 | 第28-29页 |
4.2 以公共课程定义的空间及行为 | 第29-32页 |
4.2.1 公共课程教学中的行为方式 | 第29-30页 |
4.2.2 公共课程教学行为对教学空间的多种需求 | 第30-32页 |
4.3 以专业化标准班定义的空间及行为 | 第32-38页 |
4.3.1 专业化标准班的教学行为 | 第32-36页 |
4.3.2 专业化标准班对教学空间的形状及尺度的需求 | 第36-37页 |
4.3.3 专业化标准班的座位排列方式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4 交往空间及行为 | 第38-42页 |
4.4.1 教学空间的交往行为 | 第38-41页 |
4.4.2 交往行为对空间的需求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基于行为的教学空间设计(以湖美环艺楼为实例) | 第42-58页 |
5.1 调研目的及对象 | 第42-43页 |
5.2 湖北美术学院教学建筑调研 | 第43-48页 |
5.2.1 建筑现状 | 第43页 |
5.2.2 建筑使用现状调研 | 第43-48页 |
5.3 适应新型教学建筑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 | 第48-51页 |
5.3.1 网络信息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| 第48页 |
5.3.2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感受 | 第48-49页 |
5.3.3 教学活动中三组关系 | 第49-50页 |
5.3.4.美术类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: | 第50-51页 |
5.4 环艺系教学楼更新策略 | 第51-58页 |
5.4.1 教学楼各功能分区的比例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4.2 教学楼功能调整 | 第52-53页 |
5.4.3 教学空间灵活性设计 | 第53-58页 |
结语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