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4页 |
1.1 氢能的发展历程 | 第9-11页 |
1.2 氢分离技术 | 第11-14页 |
1.3 氢渗透合金膜的渗透机制及氢溶解机理 | 第14-17页 |
1.3.1 渗氢膜工作原理 | 第14-16页 |
1.3.2 氢溶解机理及溶解性能的表征 | 第16-17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22页 |
1.4.1 Nb-Ti-Ni合金氢传输性能 | 第17-20页 |
1.4.2 Mo对V基合金氢传输性能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1.4.3 Mo对Nb基合金氢传输性能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1.5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| 第24-30页 |
2.1 研究方案 | 第24页 |
2.2 合金成分的选取 | 第24-25页 |
2.3 实验方法及设备 | 第25-28页 |
2.3.1 实验方法 | 第25页 |
2.3.2 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合金钮扣锭 | 第25-26页 |
2.3.3 磁控溅射制备镀钯薄片 | 第26-27页 |
2.3.4 PCT曲线测试 | 第27页 |
2.3.5 氢渗透性能测试 | 第27-28页 |
2.4 分析手段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Nb-Mo-Ti-Ni合金微观组织演化分析 | 第30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3.2 亚共晶Nb_(15-x)Mo_xTi_(42.5)Ni_(42.5) (x=0, 5, 10) | 第31-33页 |
3.3 近共晶Nb_(20-x)Mo_xTi_(40)Ni_(40) (x=0, 5, 10) | 第33-34页 |
3.4 过共晶Nb_(30-x)Mo_xTi_(35)Ni_(35) (x=0, 5, 10) | 第34-37页 |
3.5 过共晶Nb_(40-x)Mo_xTi_(30)Ni_(30) (x=0, 5, 10) | 第37-39页 |
3.6 Mo的加入对合金凝固路径的影响 | 第39-45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Nb-Mo-Ti-Ni合金氢传输性能 | 第47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Nb-Mo-Ti-Ni合金氢溶解性能 | 第47-57页 |
4.2.1 Nb_(40)Ti_(30)Ni_(30)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氢溶解性能 | 第47-50页 |
4.2.2 Nb_(35)Mo_5Ti_(30)Ni_(30)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氢溶解性能 | 第50-52页 |
4.2.3 Nb_(30)Mo_(10)Ti_(30)Ni_(30)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氢溶解性能 | 第52-55页 |
4.2.4 Nb_(40-x)Mo_xTi_(30)Ni_(30) (x=0, 5, 10)合金在相同温度下的氢溶解性能 | 第55-57页 |
4.3 Nb-Mo-Ti-Ni合金氢渗透性能 | 第57-61页 |
4.3.1 温度和压力对Nb_(40-x)Mo_xTi_(30)Ni_(30) (x=0, 5, 10)合金氢渗透流量影响 | 第57-60页 |
4.3.2 Nb_(40-x)Mo_xTi_(30)Ni_(30) (x=0, 5, 10)合金氢渗透性能 | 第60-61页 |
4.4 Nb-Mo-Ti-Ni合金氢扩散性能 | 第61-67页 |
4.5 Nb-Mo-Ti-Ni合金抗氢脆性能 | 第67-68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8-70页 |
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7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