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2P网络借贷中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评估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| 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3 P2P网络借贷模式介绍 | 第11-12页 |
| 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| 1.4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| 1.4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1.4.3 总结与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1.5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| 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| 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1.5.3 论文结构 | 第18-19页 |
| 第2章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与评估方法 | 第19-28页 |
| 2.1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 | 第19-22页 |
| 2.1.1 信用风险 | 第19-20页 |
| 2.1.2 其他风险 | 第20-22页 |
| 2.2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 | 第22-27页 |
| 2.2.1 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| 第22-26页 |
| 2.2.2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 | 第26页 |
| 2.2.3 信用风险评估方法比较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| 第3章 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的数据准备与处理 | 第28-42页 |
| 3.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| 第28-29页 |
| 3.1.1 数据来源与说明 | 第28页 |
| 3.1.2 指标选取 | 第28-29页 |
| 3.2 训练样本与验证样本的选取 | 第29-32页 |
| 3.2.1 训练样本选取 | 第30-32页 |
| 3.2.2 验证样本选取 | 第32页 |
| 3.3 指标分析与相关假设 | 第32-38页 |
| 3.4 指标变量分类 | 第38-39页 |
| 3.5 指标筛选 | 第39-41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4章 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| 第42-53页 |
| 4.1 模型构建 | 第42-45页 |
| 4.2 模型检验 | 第45-48页 |
| 4.2.1 模型有效性检验 | 第45-47页 |
| 4.2.2 模型预测能力验证 | 第47-48页 |
| 4.3 模型分析 | 第48-51页 |
| 4.3.1 模型结果分析 | 第48-50页 |
| 4.3.2 假设验证结果 | 第50-51页 |
| 4.4 相关建议 | 第51-52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| 附录 | 第57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