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雾霾治理法律对策研究--以《大气污染防治法》多元参与机制为视角
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导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2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4 创新点及不足 | 第18-19页 |
2 我国雾霾污染治理立法演进 | 第19-26页 |
2.1 起步阶段(1978-1992年) | 第19-21页 |
2.2 发展阶段(1993-2003年) | 第21-22页 |
2.3 完善阶段(2004-2012年) | 第22-24页 |
2.4 逐步成熟阶段(2013年以后) | 第24-26页 |
3 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26-30页 |
3.1 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现状 | 第26页 |
3.2 我国雾霾污染法律治理存在问题 | 第26-30页 |
4 域外国家雾霾污染法律治理评析 | 第30-36页 |
4.1 域外国家雾霾污染法律治理概况 | 第30-34页 |
4.2 域外国家雾霾污染法律治理的经验启示 | 第34-36页 |
5 规范我国雾霾治理的法律对策 | 第36-42页 |
5.1 规范政府治理:构建协同机制 | 第36-37页 |
5.2 推动社会治理:强化公众参与 | 第37-40页 |
5.3 引入市场化治理机制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5-47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