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4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苯并咪唑化合物的现状 | 第10-19页 |
1.3 萘酰亚胺化合物的现况 | 第19-23页 |
1.4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双苯并咪唑化合物的合成,表征及性质研究 | 第24-50页 |
2.1 引言 | 第24页 |
2.2 试剂与仪器 | 第24-25页 |
2.2.1 实验药品 | 第24-25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25页 |
2.3 实验部分 | 第25-32页 |
2.3.1 配体的合成及表征 | 第25-28页 |
2.3.2 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| 第28-31页 |
2.3.3 电化学实验 | 第31页 |
2.3.4 清除羟基自由基实验 | 第31-32页 |
2.3.5 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实验 | 第32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9页 |
2.4.1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| 第33-45页 |
2.4.2 电化学性质 | 第45-46页 |
2.4.3 配体及配合物的抗羟基自由基(OH-·)性质研究 | 第46-47页 |
2.4.4 配体及配合物的超氧离子自由基(O2-·)性质研究 | 第47-4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三章 萘酰亚胺类荧光探针的设计,合成及性质研究 | 第50-59页 |
3.1 引言 | 第50页 |
3.2 试剂与仪器 | 第50-51页 |
3.2.1 实验药品 | 第50-51页 |
3.2.2 实验仪器 | 第51页 |
3.3 实验部分 | 第51-53页 |
3.3.1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| 第51-52页 |
3.3.2 荧光测定实验 | 第52-53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57页 |
3.4.1 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| 第53页 |
3.4.2 荧光性质 | 第53-54页 |
3.4.3 荧光选择性性质 | 第54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8页 |
附录 论文中补充的谱图 | 第68-75页 |
附录1 化合物红外谱图 | 第68-70页 |
附录2 化合物紫外谱图 | 第70-72页 |
附录3 化合物核磁谱图 | 第72-74页 |
附录4 化合物L质谱图 | 第74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