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20页 |
1.1 超高层建筑发展概况 | 第9-12页 |
1.1.1 高层建筑发展史 | 第9-11页 |
1.1.2 中国超高层建筑 | 第11-12页 |
1.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概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理论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2.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提出 | 第13页 |
1.2.3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2.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7页 |
1.3 弹塑性分析方法的重要性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2 希尔顿酒店大楼工程概况 | 第20-30页 |
2.1 结构设计概况 | 第20-23页 |
2.2 希尔顿酒店塔楼主要设计条件和设计标准 | 第23-25页 |
2.3 结构体系和构件材料介绍 | 第25-27页 |
2.4 结构超限情况 | 第27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3 希尔顿酒店大楼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 | 第30-47页 |
3.1 结构的分析软件及分析模型 | 第30-31页 |
3.2 弹性反应谱分析 | 第31-40页 |
3.2.1 振型、周期比及质量参与系数 | 第31-33页 |
3.2.2 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分析 | 第33-40页 |
3.3 弹性时程分析 | 第40-46页 |
3.3.1 弹性时程分析基本概念 | 第41页 |
3.3.2 地震波的选取 | 第41-42页 |
3.3.3 结构内力和变形分析 | 第42-4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4 希尔顿酒店大楼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分析 | 第47-71页 |
4.1 希尔顿酒店大楼静力弹塑性分析 | 第47-57页 |
4.1.1 静力弹塑性Push-over分析方法原理 | 第47-52页 |
4.1.2 静力弹塑性分析有限元验证 | 第52-57页 |
4.2 希尔顿酒店大楼弹塑性时程分析 | 第57-63页 |
4.2.1 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原理 | 第57-60页 |
4.2.2 弹塑性时程分析有限元验证 | 第60-63页 |
4.3 希尔顿酒店大楼静力与动力弹塑性对比分析 | 第63-6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结论 | 第71-72页 |
展望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