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、水平及发展趋势 | 第15-17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1.4 独创或新颖之处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内容、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5.1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20-24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2.1.1 研究生助教 | 第20页 |
2.1.2 研究生助教制度 | 第20-21页 |
2.2 制度需求与供给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 现代契约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广西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现状 | 第24-38页 |
3.1 我国研究生助教管理的相关政策 | 第24-25页 |
3.2 广西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现状 | 第25-29页 |
3.2.1 广西高校研究生助教的相关制度规定 | 第25-26页 |
3.2.2 广西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实施情况调查分析 | 第26-29页 |
3.3 广西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5页 |
3.3.1 高校对研究生助教制度不够重视,认识不足 | 第29-30页 |
3.3.2 制度建设滞后,相关制度不完善 | 第30-34页 |
3.3.3 没有契约合同,缺乏硬性约束 | 第34-35页 |
3.3.4 学生、主讲教师和学校之间缺乏沟通,制度执行不畅 | 第35页 |
3.4 广西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4.1 有关部门在制度建设中缺位,没有履行相应的责任 | 第35-36页 |
3.4.2 投入不足,制度设计和创新缺乏动力 | 第36-37页 |
3.4.3 制度执行反馈机制不健全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国外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启示 | 第38-45页 |
4.1 美国的研究生助教制度 | 第38-40页 |
4.1.1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| 第38-39页 |
4.1.2 美国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内容 | 第39页 |
4.1.3 美国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启示 | 第39-40页 |
4.2 日本的研究生助教制度 | 第40-45页 |
4.2.1 日本高校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40-41页 |
4.2.2 日本高校研究生助教培训制度 | 第41-43页 |
4.2.3 日本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启示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完善广西研究生助教制度的对策 | 第45-53页 |
5.1 提高对研究生助教制度的认识 | 第45-47页 |
5.2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助教制度 | 第47-50页 |
5.2.1 完善招聘制度,严格选人 | 第47-48页 |
5.2.2 完善培训制度,有效提高研究生助教教学等方面的能力 | 第48页 |
5.2.3 完善考核评价制度.科学评价研究生助教的表现 | 第48-49页 |
5.2.4 完善薪酬制度,提高激励功能 | 第49-50页 |
5.3 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助教契约合同 | 第50-51页 |
5.4 加强沟通,健全制度执行反馈机制 | 第51-53页 |
结束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