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玉米质量指标机器视觉技术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机器视觉技术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机器视觉技术在玉米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基于机器视觉玉米品种与种类识别的检测研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与杂质识别的检测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玉米不完善粒识别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4 基于机器视觉玉米品质检测与分级的检测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-20页
2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平台及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第20-30页
    2.1 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平台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LED环形光源与试验箱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CCD摄像头与图像采集卡第22-24页
    2.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与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数字图像处理的内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颜色空间模型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RGB颜色空间模型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HSI颜色空间模型第27-29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9-30页
3 玉米图像预处理、特征提取与模型建立第30-40页
    3.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图像采集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图像预处理第30-32页
    3.2 特征参数提取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颜色特征参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形态特征参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纹理特征参数第34-35页
    3.3 有效特征优化选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主成分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逐步判别分析第36页
    3.4 模型的建立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模型的类别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BP神经网络模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BP神经网络模型验证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4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玉米不完善粒识别模型的建立第40-5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0-41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材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图像检测软硬件平台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主要试验方法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玉米不完善粒制备与水分的测定调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3 籽粒特征参数提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4 特征参数选取与优化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5 玉米不完善粒检测识别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1 图像采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2 图像滤波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.3 图像分割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籽粒外观特征参数提取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形态特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颜色特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3 纹理特征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图像特征参数分析及优化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1 主成分因子数的确定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BP神经网络识别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4.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4.2 BP神经网络的训练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4.3 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识别验证第54-55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5-57页
5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玉米杂质识别模型的建立第57-7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7页
    5.2 材料与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材料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主要仪器设备及试验平台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试验方法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1 样品的水分调节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2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3 图像特征参数提取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4 特征参数选取与优化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5 玉米杂质的识别模型第58页
    5.3 结果与讨论第58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图像采集与预处理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1 图像采集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2 图像滤波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3 图像分割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完善粒与杂质外观特征参数提取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1 形态特征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2 颜色特征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3 纹理特征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玉米完善粒与玉米芯的识别第65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玉米完善粒与杂质玉米的识别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玉米完善粒与无机杂质的识别第70-72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2-73页
总结与展望第73-75页
    1 主要结论第73页
    2 创新点第73页
    3 展望第73-75页
参考文献第75-81页
个人简介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延迟发光的小麦新陈度检测技术研究
下一篇:脂肪酶催化甘三酯与磷脂酰胆碱酯交换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