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压力加工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压力加工工艺论文

强力旋压QSn7-0.2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2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2页
    1.2 铜及铜合金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铜及铜合金基本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铜合金的分类及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铜合金中的主要组成相第14-15页
    1.3 铜合金的塑性变形机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铜合金的滑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铜合金的孪生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铜合金的位向差效应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铜合金的织构的种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铜合金的晶粒大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第16-17页
    1.4 金属材料的强化机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固溶强化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细晶强化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位错强化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第二相强化第19页
    1.5 改善材料塑性的主要方式第19-20页
    1.6 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显微组织的变化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加工硬化第20-21页
    1.7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1-23页
2 试验材料内容与步骤第23-36页
    2.1 实验选用的材料及预处理第23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案的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2.3 成形机理及退火方式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强力旋压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旋压成形机理及受力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退火方式第29-30页
    2.4 工艺参数选取第30-31页
    2.5 旋压试验第31-33页
    2.6 硬度测试第33页
    2.7 力学性能测试第33-34页
    2.8 显微组织分析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金相组织观察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扫描电镜分析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8.3 晶粒大小的测量第35-36页
3 旋压工艺对锡青铜合金性能的影响第36-47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3.2 硬度测试结果第36-37页
    3.3 拉伸力学性能第37-39页
    3.4 金相组织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3.5 拉伸后断口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3.6 分析及讨论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宏观形貌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减薄率对材料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进给比对材料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首轮压下量对材料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4 退火工艺对锡青铜合金性能影响第47-5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7页
    4.2 硬度测试结果第47页
    4.3 拉伸力学性能第47-48页
    4.4 金相组织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4.5 微观缺陷及EDS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4.6 分析及讨论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退火温度对材料的影响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保温时间对材料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5 退火后旋压工艺对锡青铜合金性能的影响第54-63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54页
    5.2 旋压筒形件轴向径向硬度的分布规律第54-55页
    5.3 退火后拉伸力学性能第55-57页
    5.4 退火后金相组织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5.5 退火前后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对比第59-61页
    5.6 退火前后断口分析第61页
    5.7 本章小结第61-63页
6 总结与展望第63-64页
    6.1 主要结论第6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8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8-69页
致谢第69-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数据库环境下数据检索关键技术研究
下一篇:考虑网络丢包的视频质量无参评估模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