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各种汽车论文--专用汽车论文

铰接履带车悬挂装置的强度分析及优化设计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来源第11页
    1.2 铰接履带车辆发展概况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概况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 1.3 悬挂装置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悬挂装置的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悬挂装置的目的和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8-19页
第2章 铰接履带车悬挂装置机构第19-37页
    2.1 扭杆悬挂装置的工作原理第19页
    2.2 扭杆弹簧工作直径的确定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基本数据表和有关参数示意图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前车右侧扭杆弹簧工作直径范围的确定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平衡肘行程计算第23-25页
    2.3 平衡肘的强度校核第25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平衡肘的受力简图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平衡肘AB段的安全系数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平衡肘BO段的安全系数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平衡肘OE段的安全系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满载静止时整车各侧平衡肘强度的安全系数第34-3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5-37页
第3章 铰接履带车悬挂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第37-51页
    3.1 铰接履带车行走系统仿真模型的创建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建立仿真模型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确定仿真工况与路面参数第39-40页
    3.2 铰接履带车原地转向运动工况第40-43页
    3.3 铰接履带车跨越 0.6M垂直高墙工况第43-45页
    3.4 铰接履带车跨越 1.8M壕沟运动工况第45-47页
    3.5 铰接履带车爬20度斜坡运动工况第47-4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4章 悬挂系统中平衡肘的有限元分析第51-63页
    4.1 平衡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有限元模型单元类型的选择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模型接触对设置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各零件材料类型的选择第54页
    4.2 平衡肘的约束与加载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平衡肘的约束情况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平衡肘的载荷情况第55-57页
    4.3 平衡肘计算结果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工况一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工况二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工况三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60-62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5章 平衡肘的结构优化设计第63-77页
    5.1 OPTISTRUCT结构优化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OptiS truct优化类型第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内部优化流程及理论第63-65页
    5.2 平衡肘的拓扑优化第65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平衡肘拓扑优化定义第68-70页
    5.3 优化结果分析第70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优化后三维模型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新模型下的有限元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5.4 平衡肘优化前后性能的对比第74-75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6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77-79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7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4页
作者简介及科研项目第84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PMMA键合工艺的集成式微混合器设计与实验研究
下一篇:基于自运动的七自由度机械臂运动规划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