季节性冰蓄冷技术在空调冷源中的应用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2 建筑节能与地域气候 | 第12-13页 |
1.1.3 我国的自然冷能 | 第13-14页 |
1.2 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1.2.1 自然冷能直接利用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2.2 季节性自然冷能蓄冷系统研究 | 第16-19页 |
1.2.3 季节性冰蓄冷技术适用性的研究 | 第19-20页 |
1.3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季节性冰蓄冷系统热平衡分析 | 第22-35页 |
2.1 系统原理 | 第22-23页 |
2.2 冷量来源及储存 | 第23-28页 |
2.2.1 冷量来源 | 第24-26页 |
2.2.2 冷量储存方式 | 第26-28页 |
2.3 系统冷量平衡模型 | 第28-34页 |
2.3.1 供冷期需冰量 | 第28-29页 |
2.3.2 系统损失冰量 | 第29-31页 |
2.3.3 储冰库参数的确定 | 第31-3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季节性冰蓄冷系统地区技术适用性分析 | 第35-45页 |
3.1 系统技术适用性判断的关键参数 | 第35-37页 |
3.1.1 基于时域的判断参数 | 第35-36页 |
3.1.2 基于建筑的判断参数 | 第36-37页 |
3.2 典型地区和建筑适用性计算分析 | 第37-43页 |
3.2.1 典型地区适用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2.2 典型建筑类型计算 | 第39-43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季节性冰蓄冷空调工程优势分析 | 第45-50页 |
4.1 节能及环保效益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2 蓄水性分析 | 第49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2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50-51页 |
5.2 主要创新点 | 第51页 |
5.3 工作展望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附录 MATLAB计算程序 | 第57-60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