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地方法制论文

清末立宪之争及其现代性反思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序言第9-11页
一、清末立宪模式之争第11-21页
    (一)清廷对英国模式的认知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清末思想家及统治阶层对英国宪政的认知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英国宪政体制特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3.对英国宪政的取舍第15页
    (二)清廷对德日模式的认知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清末思想家及统治阶层对德日宪政的认知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德日宪政体制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3.对德日模式的取舍第17页
    (三)确定德日模式的理由及目的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立宪目的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朝野纷争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“明君”之治与“明法”之治的抉择第19-21页
二、“华夷之辩”与清末立宪思潮的演变第21-29页
    (一)“华夷之辩”束缚清廷对宪政认知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晚清立宪思想的讨论与分歧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托古改制对立宪的影响第25-26页
    (二)清廷合法性焦虑对立宪的影响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满洲统治是立宪的出发点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清廷对立宪的态度第27-29页
三、对清末立宪的反思第29-36页
    (一)对传统文化“现代性”缺失的反思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传统文化在立宪中的弊端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保守主义缺失对立宪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 (二)对“宪政在工具论”的反思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徒具形式的“立宪”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中国宪政屡屡受挫的其他原因第35-36页
结语第36-38页
参考文献第38-40页
致谢第40-41页

论文共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上拖航合同当事人的损害赔偿责任研究
下一篇:电视婚恋类节目《非诚勿扰》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