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1 中国的城镇化与国际化密切相关 | 第8页 |
1.1.2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成为新时代的必然选择 | 第8页 |
1.1.3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上升到国家层面 | 第8-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9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1-12页 |
1.4.1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1页 |
1.4.2 论文的不足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2-13页 |
2.1.1 城镇化 | 第12页 |
2.1.2 新型城镇化 | 第12-13页 |
2.2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| 第13-17页 |
2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2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2.2.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| 第16-17页 |
第三章 阜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透视 | 第17-33页 |
3.1 阜新市发展现状概况 | 第17-19页 |
3.1.1 自然概况 | 第17-18页 |
3.1.2 人口情况 | 第18页 |
3.1.5 经济概况 | 第18-19页 |
3.2 城镇化水平变化特征及其问题 | 第19-21页 |
3.3 城镇化过程中人口变化的特征及其问题 | 第21-28页 |
3.3.1 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的降低是人口减少的共同原因 | 第21-22页 |
3.3.2 人口老龄化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| 第22-24页 |
3.3.3 人口素质逐渐提高,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| 第24-25页 |
3.3.4 流动人口比重较高,流动地点比较分散 | 第25-28页 |
3.4 城镇化过程三次产业变化的特征及其问题 | 第28-33页 |
3.4.1 农业变化情况 | 第28-29页 |
3.4.2 工业变化情况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.4.3 第三产业变化情况及其对城镇化影响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国内外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借鉴 | 第33-41页 |
4.1 国外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| 第33-34页 |
4.1.1 国外典型国家城镇化发展模式 | 第33-34页 |
4.1.2 发达国家城镇化模式经验借鉴 | 第34页 |
4.2 国内部分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| 第34-41页 |
4.2.1 天津模式的主要内容 | 第34-36页 |
4.2.2 天津模式的经验启示 | 第36-37页 |
4.2.3 成都模式的主要内容 | 第37-38页 |
4.2.4 成都模式的经验启示 | 第38-39页 |
4.2.5 广东模式的主要内容 | 第39页 |
4.2.6 广东模式的经验启示 | 第39-41页 |
第五章 为推进阜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 | 第41-43页 |
5.1 阜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目标 | 第41页 |
5.1.1 阜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原则 | 第41页 |
5.1.2 阜新市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目标 | 第41页 |
5.2 阜新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| 第41-43页 |
5.2.1 加大制度改革创新,为农民市民化创造条件 | 第41-42页 |
5.2.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| 第42页 |
5.2.3 保护生态环境,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| 第42页 |
5.2.4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,大力推进城乡统筹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后记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