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新媒体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概述 | 第17-29页 |
2.1 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| 第17-19页 |
2.1.1 新媒体的内涵 | 第17-18页 |
2.1.2 新媒体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2.2 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| 第19-23页 |
2.2.1 新媒体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载体 | 第20-22页 |
2.2.2 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新媒体健康发展的保障 | 第22-23页 |
2.3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分析 | 第23-29页 |
2.3.1 信息传导功能 | 第23-25页 |
2.3.2 沟通互动功能 | 第25-26页 |
2.3.3 氛围塑造功能 | 第26-27页 |
2.3.4 思想诊断功能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新媒体发展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| 第29-35页 |
3.1 离散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吸引力 | 第29-30页 |
3.2 削弱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 | 第30-31页 |
3.3 挑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| 第31-32页 |
3.4 诱使大学生双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开发的策略 | 第35-45页 |
4.1 开发的原则 | 第35-37页 |
4.1.1 虚拟与现实相结合 | 第35-36页 |
4.1.2 科技与人文相结合 | 第36页 |
4.1.3 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| 第36-37页 |
4.2 开发的主体 | 第37-39页 |
4.2.1 学校 | 第37页 |
4.2.2 学生 | 第37-38页 |
4.2.3 家庭 | 第38-39页 |
4.2.4 社会 | 第39页 |
4.3 开发的途径 | 第39-45页 |
4.3.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念 | 第39-41页 |
4.3.2 提升大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理性与素养 | 第41-43页 |
4.3.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媒体平台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9页 |
附录A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