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1.3.1 协同创新相关研究 | 第12-14页 |
1.3.2 技术生态位相关研究 | 第14-16页 |
1.3.3 契约理论相关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3.4 文献评述 | 第17-18页 |
1.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.1 研究框架 | 第18-19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 | 第20-24页 |
2.1 协同创新相关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1 协同创新理论 | 第20页 |
2.1.2 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3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 | 第21页 |
2.2 产业集群创新相关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2.1“新产业区”学派与产业集群创新 | 第21-22页 |
2.2.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与产业集群创新 | 第22页 |
2.2.3 区域网络理论与产业集群创新 | 第22页 |
2.3 协同创新效率相关理论 | 第22-24页 |
2.3.1 效率研究的相关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.2 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效率影响机理研究 | 第24-42页 |
3.1 技术生态位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 | 第24-33页 |
3.1.1 技术生态位宽度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 | 第25-29页 |
3.1.2 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 | 第29-33页 |
3.2 利益分配对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3.3 协同创新利益分配博弈分析 | 第34-40页 |
3.3.1 基本模型设定 | 第34-36页 |
3.3.2 合作剩余的形成机理 | 第36页 |
3.3.3 长期利益分配契约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3.3.4 短期利益分配契约对协同创新效率的影响 | 第37-39页 |
3.3.5 不同利益分配契约的效率比较 | 第39-40页 |
3.4 技术生态位、利益分配与协同创新效率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案例分析 | 第42-57页 |
4.1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| 第42-43页 |
4.2 技术生态位影响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效率案例分析 | 第43-50页 |
4.2.1 技术生态位宽度影响协同创新效率实例 | 第43-49页 |
4.2.2 技术生态位重叠度影响协同创新效率实例 | 第49-50页 |
4.3 利益分配影响集群企业协同创新效率案例分析 | 第50-56页 |
4.3.1 短期一次性支付契约影响协同创新效率实例 | 第50-53页 |
4.3.2 长期复合支付契约影响协同创新效率实例 | 第53-5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提升机制建议 | 第57-59页 |
5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2 提升机制建议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4页 |
附录A: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64页 |
1. 发表论文 | 第64页 |
2. 科研情况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