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8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1章 大鼠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的建立 | 第10-26页 |
1.1 材料与方法 | 第10-16页 |
1.1.1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10-11页 |
1.1.2 试剂的配制 | 第11-12页 |
1.1.3 大鼠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的制备 | 第12页 |
1.1.4 实验数据采集 | 第12-16页 |
1.1.5 统计学方法 | 第16页 |
1.2 实验结果 | 第16-23页 |
1.2.1 大体表现 | 第16-17页 |
1.2.2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组体重变化 | 第17-18页 |
1.2.3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组关节肿胀程度比较 | 第18页 |
1.2.4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组关节炎评分比较 | 第18-19页 |
1.2.5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组脾细胞增殖率比较 | 第19-20页 |
1.2.6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组脾脏系数比较 | 第20-21页 |
1.2.7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组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131.2.8 风湿寒症型RA动物模型滑膜间质纤维化的特殊染色 | 第21-23页 |
1.3 讨论 | 第23-24页 |
1.4 结论 | 第24-26页 |
第2章 大鼠RA动物模型滑膜区域免疫特性及血清IL-10和IL-17变化 | 第26-39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31页 |
2.1.1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1.2 主要实验试剂的配置 | 第27页 |
2.1.3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A动物模型滑膜区域CD3、CD21和CD68的表达 | 第27-29页 |
2.1.4 ELISA方法检测RA动物模型血清中IL-10和IL-17的变化 | 第29-31页 |
2.2 结果 | 第31-35页 |
2.2.1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区域不同时期CD3、CD21和CD68的表达情况 | 第31-34页 |
2.2.2 正常对照组与风湿寒症型RA模型组大鼠血清不同时期IL-10和IL-17的表达情况 | 第34-35页 |
2.3 讨论 | 第35-39页 |
2.3.1 滑膜区域免疫特性的分析 | 第35-38页 |
2.3.2 RA动物模型血清中IL-10和IL-17表达水平及意义 | 第38-39页 |
2.4 结论 | 第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2页 |
第3章 综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区域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| 第42-54页 |
3.1 RA关节滑膜的病理变化 | 第42-43页 |
3.2 RA滑膜的免疫细胞组成 | 第43-46页 |
3.2.1 T淋巴细胞的分类 | 第43-44页 |
3.2.2 CD4+T细胞 | 第44页 |
3.2.3 CD8+T细胞 | 第44-45页 |
3.2.4 调节性T细胞(Treg细胞) | 第45页 |
3.2.5 Th17细胞 | 第45-46页 |
3.3 细胞因子与滑膜病变 | 第46-48页 |
3.3.1 IL-6 | 第46-47页 |
3.3.2 IL-10 | 第47-48页 |
3.3.3 IL-17 | 第48页 |
3.4 RA与Toll样受体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导师简介 | 第56-5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7-58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