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设计论文--纪念性建筑论文

赣湘地区祠堂戏场建筑形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论文缘起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对象及概念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对象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相关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地域界定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时间界定第14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1 社会学意义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2.2 建筑学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5 既往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文献查阅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田野考察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3 比较研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6.4 访谈记录第20-21页
    1.7 研究框架第21-22页
2 赣湘地区多元文化线路的文化背景分析第22-33页
    2.1 赣湘地区地理环境特点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江西人文地理环境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湖南人文地理环境第23页
    2.2 赣湘地区多元文化线路的形成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明清“江西—湖南”移民通道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1 明清“江西—湖南”移民的动因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2 明清“江西—湖南”移民的主要线路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.3 明清“江西—湖南”移民产生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明清赣湘地区水陆商贸线路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1 赣湘地区水陆商贸线路发展原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2 赣湘地区水陆商贸活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.3 赣湘地区水陆商贸活动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31-33页
3 赣湘地区戏场类型概述第33-42页
    3.1 赣湘地区戏场分类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各类戏场概述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祠堂戏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神庙戏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会馆戏场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宅院戏场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茶园戏场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其他戏场第38-39页
    3.3 各类戏场特征总结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2页
4 江西地区祠堂戏场建筑形制研究第42-68页
    4.1 研究对象选取第42页
    4.2 江西地区祠堂戏场案例第42-55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一:涌山镇车溪村敦本堂戏场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二:涌山镇涌山村昭穆堂戏场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三:镇桥镇浒崦村名分堂戏场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四:玉山县仙岩镇官溪村胡氏祠堂戏场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五:广丰县东阳乡龙溪村祝氏祠堂戏场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六:弋阳县南岩镇栗桥村童家祠堂戏场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七:弋阳县朱坑镇上童村童家祠堂戏场第54-55页
    4.3 江西地区传统祠堂戏场建筑形制第55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选址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整体布局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多坐南向北并呈严谨的中轴对称平面形态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丰富多样的组合院落形式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3 戏场建筑与祠堂分离的组合形式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戏台类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上下场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台基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台口框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梁架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屋顶第67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页
5 湖南地区祠堂戏场建筑形制研究第68-95页
    5.1 研究对象选取第68-69页
    5.2 湖南地区传统祠堂戏场建筑案例调查第69-80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一:黔阳县安江镇龙田乡长碛村段氏祠堂戏场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二:溆浦县万寿村王氏祠堂戏场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三:溆浦县温水乡岭脚村王氏宗祠戏场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四:中方镇荆坪村潘氏祠堂戏场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五:洞口县石江镇金塘村杨氏祠堂戏场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六:溆浦县梓坪村李氏祠堂戏场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案例七:芷江侗族自治县罗旧镇浮莲塘村唐氏祠堂戏场第79-80页
    5.3 湖南地区传统祠堂戏场建筑形制第80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选址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总体布局第82-8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1 中轴对称且坐南向北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2.2 不规则的组合形式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戏台类型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上下场门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台基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台口框第90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梁架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8 屋顶第92-9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93-95页
6 赣湘地区祠堂戏场建筑形制的比较第95-103页
    6.1 建筑形制比较要素第95-96页
    6.2 赣湘地区祠堂戏场建筑形制的异同第96-10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选址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江西地区祠堂戏场选址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湖南地区祠堂戏场选址第9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赣湘地区祠堂戏场选址对比第96-9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整体布局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江西地区祠堂戏场整体布局第9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湖南地区祠堂戏场整体布局第9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赣湘地区祠堂戏场整体布局对比第97-9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戏台位置特征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江西地区祠堂戏场戏台位置特征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湖南地区祠堂戏场戏台位置特征第9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赣湘地区祠堂戏场戏台位置特征对比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戏台类型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江西地区祠堂戏场戏台类型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湖南地区祠堂戏场戏台类型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赣湘地区祠堂戏场戏台类型对比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台基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江西地区祠堂戏场台基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湖南地区祠堂戏场台基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赣湘地区祠堂戏场台基对比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6 梁架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1)江西地区祠堂戏场梁架第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)湖南地区祠堂戏场梁架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3)赣湘地区祠堂戏场梁架对比第101页
    6.3 赣湘地区祠堂戏场建筑形制异同性的影响因素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地方经济水平对戏场建筑形制的影响第101-102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02-103页
7 结语第103-106页
    7.1 研究过程第103-104页
    7.2 综述第104页
    7.3 展望第104-106页
致谢第106-107页
参考文献第107-113页
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3页

论文共11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吉林省残疾儿童康复需求和康复服务研究
下一篇: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对Survivin及Caspase-3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