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有机相中铁盐增溶调控及其氧化脱硫性能研究
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3-4页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5页
    1.1 硫化氢气体危害及来源第15页
    1.2 硫化氢气体净化技术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干法脱硫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湿法脱硫第17-20页
    1.3 铁盐溶解量调控手段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物理调控手段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化学调控手段第21-22页
    1.4 课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课题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研究路线第24-25页
第二章 物理条件对增溶调控的影响第25-35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5页
    2.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材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仪器设备第26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与装置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铁盐的选择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溶剂的选择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脱硫剂制备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物化参数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脱硫试验装置及脱硫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2.4 脱硫剂物化参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脱硫剂密度ρ与Fe~(3+)浓度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氧化还原电位ORP第28-29页
    2.5 调控结果与脱硫性能对比分析第29-3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2-35页
第三章 潜溶溶剂对增溶调控的影响第35-41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5页
    3.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仪器设备第35-36页
    3.3 实验准备、方法与装置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潜溶溶剂及比例选择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脱硫剂制备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物化参数测定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脱硫试验装置及脱硫方法第37页
    3.4 增溶效果与物化参数第37-38页
    3.5 脱硫实验第38-39页
    3.6 潜溶体系尾气TOC测定第39-40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助剂对增溶调控的影响第41-79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41页
    4.2 实验仪器及材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材料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仪器设备第42页
    4.3 实验准备、方法与装置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助剂与溶剂的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脱硫剂制备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脱硫剂表征与物化参数测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脱硫试验装置及脱硫方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再生实验装置与方法第45页
    4.4 有机铁盐合成比例探究第45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BmimFeCl_4合成比例确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Et_3NHFeCl_4合成比例确定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最佳溶剂及互溶比例确定第48-53页
    4.5 两种助溶体系对比分析第53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物化性质对比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循环伏安曲线对比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稳定性对比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脱硫性能对比第60-61页
    4.6 助溶体系再生性能研究第61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BmimFeCl_4-DMAC再生性能研究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Et_3NHFeCl_4-DMAC再生性能研究第65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两种助溶体系再生性能对比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O_2利用率第70-71页
    4.7 发泡问题初探第71-74页
    4.8 TOC测定与溶剂流失第74-77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五章 助溶体系脱硫工艺研究第79-87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79页
    5.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材料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仪器设备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实验方法及装置流程图第80页
    5.3 助溶体系脱硫工艺研究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水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温度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第82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进气量对脱硫性能影响第84-85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85-87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7-89页
参考文献第89-93页
致谢第93-95页
科研成果及发表论文第95-97页
导师及作者简介第97-99页
附件第99-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航空材料疲劳寿命模拟预测研究
下一篇:基于小句关系定量分析的语篇测量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