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2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8页 |
1.2.3 小结 | 第18-19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9-21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21-22页 |
1.4.1 研究创新 | 第21页 |
1.4.2 研究不足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2-27页 |
2.1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22-23页 |
2.1.1“三农” | 第22页 |
2.1.2 支农信贷 | 第22-23页 |
2.2 基本理论基础 | 第23-26页 |
2.2.1 金融结构理论 | 第23页 |
2.2.2 金融创新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3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.4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3 基本分析方法---SWOT分析法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国内外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| 第27-33页 |
3.1 国外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27-29页 |
3.1.1 美国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27-28页 |
3.1.2 印度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28页 |
3.1.3 孟加拉国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28-29页 |
3.2 国内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29-31页 |
3.2.1 浙江省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29-30页 |
3.2.2 四川省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 | 第30-31页 |
3.3 国内外金融机构支农成功经验对建设银行的启示 | 第31-33页 |
3.3.1 金融创新是实现金融业与农业双赢的源动力 | 第31页 |
3.3.2 信贷保险制度可以为金融机构进入涉农领域扫清障碍 | 第31页 |
3.3.3 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为金融机构开展经营活动提供法律保护 | 第31-32页 |
3.3.4 小额农贷可以有效满足我国现阶段的涉农资金需求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与供求分析 | 第33-41页 |
4.1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简介 | 第33-35页 |
4.2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特点 | 第35-37页 |
4.2.1 客户资源丰厚 | 第36页 |
4.2.2 满足市场新需求 | 第36页 |
4.2.3 选取优质客户群体 | 第36页 |
4.2.4 降低信贷资金损失风险 | 第36页 |
4.2.5 优化资金管理流程 | 第36-37页 |
4.2.6 增强盈利能力 | 第37页 |
4.3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的需求现状 | 第37-39页 |
4.3.1 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社会需求来源 | 第37页 |
4.3.2 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社会需求特点 | 第37-39页 |
4.4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的供给现状 | 第39-41页 |
4.4.1 贷款资金供给充足 | 第39-40页 |
4.4.2 贷款业务灵活多样 | 第40-41页 |
第5章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发展SWOT分析 | 第41-53页 |
5.1 优势分析(STRENGTH) | 第41-42页 |
5.1.1 诚信度高 | 第41页 |
5.1.2 专业化强 | 第41页 |
5.1.3 切入点准 | 第41-42页 |
5.2 劣势分析(WEAKNESS) | 第42-43页 |
5.2.1 信贷产品创新时间较短,缺乏市场信息反馈 | 第42页 |
5.2.2 缺乏涉农信贷业务开展经验 | 第42页 |
5.2.3 营业网点在农村的覆盖面不足 | 第42-43页 |
5.3 机遇分析(OPPORTUNITY) | 第43-48页 |
5.3.1 金融政策大力扶持“三农” | 第43-45页 |
5.3.2 信用环境持续改善 | 第45页 |
5.3.3 市场需求潜力无限 | 第45-48页 |
5.4 威胁分析(THREATS) | 第48-51页 |
5.4.1 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| 第48-50页 |
5.4.2 竞争对手实力强劲 | 第50-51页 |
5.5 SWOT分析的战略选择 | 第51-53页 |
第6章 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服务“三农”信贷业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53-57页 |
6.1 业务发展优化措施 | 第53-55页 |
6.1.1 有组织地推进业务点深入村镇基层 | 第53-54页 |
6.1.2 不断增加业务对需求的灵活满足 | 第54页 |
6.1.3 优化业务办理流程 | 第54-55页 |
6.2 业务保障优化措施 | 第55-57页 |
6.2.1 企业---农户联保方式的运用 | 第55页 |
6.2.2 农户联保方式的推行 | 第55-56页 |
6.2.3 促进信用环境的优化 | 第56页 |
6.2.4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| 第56-57页 |
第7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