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规划馆沙盘展陈空间自然光利用策略研究--以武义规划馆为例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上篇 实践项目图件部分 | 第9-10页 |
下篇 工程设计研究报告 | 第10-5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2页 |
1.3 论文研究对象和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1 研究对象 | 第12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4 论文理论方法和结构框架 | 第13-15页 |
1.4.1 研究理论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2 论文结构框架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沙盘展陈空间光环境调研实例分析 | 第15-21页 |
2.1 调研案例选取和调研方法 | 第15页 |
2.2 沙盘展陈空间的相关分析 | 第15-19页 |
2.2.1 展品 | 第15-16页 |
2.2.2 空间形态 | 第16-18页 |
2.2.3 使用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2.4 光环境 | 第19页 |
2.3 问题分析 | 第19-20页 |
2.3.1 能耗问题 | 第19-20页 |
2.3.2 心理问题 | 第20页 |
2.3.3 功能问题 | 第2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展陈空间自然光的应用 | 第21-26页 |
3.1 视觉要素 | 第21-22页 |
3.1.1 视觉与光环境 | 第21页 |
3.1.2 视觉特征 | 第21-22页 |
3.1.3 眩光问题 | 第22页 |
3.2 自然光 | 第22-23页 |
3.2.1 自然光的特质 | 第23页 |
3.2.2 自然光对人的影响 | 第23页 |
3.3 展陈空间采光方式历史回顾 | 第23-24页 |
3.4 沙盘展陈空间引入自然光的益处 | 第24-25页 |
3.4.1 节能 | 第24页 |
3.4.2 舒适 | 第24页 |
3.4.3 自然采光的原则 | 第24-2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沙盘展陈空间自然光的适用范围 | 第26-29页 |
4.1 沙盘展陈空间光环境基本要求 | 第26-27页 |
4.1.1 参观流线要求 | 第26-27页 |
4.1.2 展品认知要求 | 第27页 |
4.2 沙盘展陈空间光环境特殊要求 | 第27-28页 |
4.2.1 重点展示 | 第28页 |
4.2.2 动态展示 | 第2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五章 沙盘展陈空间自然光利用策略 | 第29-45页 |
5.1 沙盘展陈空间自然光采光方式 | 第29-39页 |
5.1.1 侧窗采光 | 第29-34页 |
5.1.2 天窗采光 | 第34-36页 |
5.1.3 侧顶天窗采光 | 第36-39页 |
5.2 沙盘展陈空间自然光控光方式 | 第39-43页 |
5.2.1 空间控光 | 第39-40页 |
5.2.2 材料控光 | 第40-41页 |
5.2.3 构造控光 | 第41-43页 |
5.3 自然采光与人工照明的整合 | 第43-44页 |
5.3.1 混合照明方式 | 第43-44页 |
5.3.2 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| 第4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六章 武义规划馆沙盘展陈空间自然光的利用 | 第45-50页 |
6.1 武义规划馆方案概况 | 第45-48页 |
6.1.1 展陈空间分析 | 第46-47页 |
6.1.2 采光分析 | 第47-48页 |
6.1.3 展品沙盘分析 | 第48页 |
6.2 展陈空间采光照度分析 | 第48-49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7.1 总结 | 第50页 |
7.2 不足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附录一 | 第51-52页 |
附录二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4页 |
图片来源 | 第54-56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