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临床研究 | 第7-15页 |
1.1 一般资料 | 第7-8页 |
1.2 诊断标准 | 第8页 |
1.2.1 西医诊断标准 | 第8页 |
1.2.2 中医辨证标准 | 第8页 |
1.3 病例纳入标准 | 第8-9页 |
1.4 病例排除标准 | 第9页 |
1.5 剔除标准 | 第9页 |
1.6 治疗方法 | 第9页 |
1.6.1 药物及用药方法 | 第9页 |
1.6.2 疗程 | 第9页 |
1.7 观察指标 | 第9-12页 |
1.7.1 临床观察指标 | 第9-12页 |
1.7.2 安全性检测 | 第12页 |
1.7.3 不良事件的观察 | 第12页 |
1.8 疗效评价 | 第12页 |
1.9 统计学处理 | 第12页 |
1.10 结果 | 第12-15页 |
1.10.1 疗效比较 | 第12-13页 |
1.10.2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常规、尿常规、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 | 第13页 |
1.10.3 不良反应 | 第13-14页 |
1.10.4 发病诱因及加重因素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实验研究 | 第15-17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5页 |
2.3 统计学处理 | 第15页 |
2.4 结果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讨论 | 第17-23页 |
3.1 现代医学对银屑病的认识 | 第17-18页 |
3.2 中医对银屑病的认识 | 第18-19页 |
3.2.1 病名与症候 | 第18页 |
3.2.2 病因病机 | 第18-19页 |
3.2.3 治疗方法 | 第19页 |
3.3 方药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3.1 立方依据 | 第19页 |
3.3.2 方药组成 | 第19页 |
3.3.3 组方分析 | 第19-20页 |
3.4 研究结果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4.1 临床疗效分析 | 第20页 |
3.4.2 实验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5 作用机理探讨 | 第21-23页 |
结论 | 第23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6页 |
综述 | 第26-32页 |
综述参考文献 | 第30-3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32-33页 |
致谢 | 第33-3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