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引论 | 第9-17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总课题背景 | 第10页 |
1.1.3 本文选题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| 第13页 |
1.3 研究目的、内容和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3.3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路线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大型工程对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影响的理论基础和概念框架 | 第17-25页 |
2.1 外部性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| 第18页 |
2.3 本文的概念框架 | 第18-25页 |
2.3.1 本文所涉及的原住民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3.2 本文所涉及的生存方式和状态的概念 | 第20页 |
2.3.3 概念框架 | 第20-25页 |
第3章 大型工程对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影响的调查研究设计 | 第25-36页 |
3.1 实证研究调查对象的选取 | 第25-26页 |
3.1.1 大型工程选取的原则 | 第25页 |
3.1.2 调查对象——港口湾水库概况 | 第25-26页 |
3.2 实验组、对照组和调查样本的选择 | 第26-29页 |
3.2.1 实验组的选择 | 第27-28页 |
3.2.2 对照组的选择 | 第28-29页 |
3.3 问卷设计的过程和内容 | 第29-32页 |
3.3.1 问卷设计的过程 | 第29页 |
3.3.2 问卷设计的内容 | 第29-32页 |
3.4 调查样本基本信息 | 第32-34页 |
3.4.1 受访对象的选择 | 第32-33页 |
3.4.2 调查样本分布 | 第33-34页 |
3.4.3 受访对象基本信息 | 第34页 |
3.5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34-36页 |
3.5.1 横截面数据的分析方法 | 第34页 |
3.5.2 面板数据的分析方法 | 第34-36页 |
第4章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实际影响程度 | 第36-57页 |
4.1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就业情况的实际影响程度 | 第36-39页 |
4.1.1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就业情况的实际影响程度面板数据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1.2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就业情况的实际影响程度横截面数据分析 | 第37-39页 |
4.2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收入情况的实际影响程度 | 第39-43页 |
4.2.1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收入情况的实际影响程度面板数据分析 | 第39-41页 |
4.2.2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收入情况的实际影响程度横截面数据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3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消费行为的实际影响程度 | 第43-49页 |
4.3.1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消费行为的实际影响程度面板数据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3.2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消费行为的实际影响程度横截面数据分析 | 第45-49页 |
4.4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休闲行为的实际影响程度 | 第49-51页 |
4.5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居住方式的实际影响程度 | 第51-53页 |
4.6 港口湾水库对原住民社会保障状态的实际影响程度 | 第53-56页 |
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原因分析 | 第57-67页 |
5.1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就业情况的原因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1.1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就业情况的直接原因分析 | 第57页 |
5.1.2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就业情况的间接原因分析 | 第57-59页 |
5.2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收入情况的原因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2.1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收入情况的直接原因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2.2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收入情况的间接原因分析 | 第60页 |
5.3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消费行为的原因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4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居住方式的原因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4.1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居住方式的直接原因分析 | 第61-62页 |
5.4.2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居住方式的间接原因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5 港口湾水库影响原住民社会保障状态的原因分析 | 第63-66页 |
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6章 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| 第67-76页 |
6.1 不同安置类型的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差异 | 第67-69页 |
6.1.1 不同安置类型的原住民居住形式的差异 | 第67-68页 |
6.1.2 不同安置类型的原住民生活改善满意度的差异 | 第68-69页 |
6.2 不同村庄类型的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差异 | 第69-73页 |
6.2.1 不同村庄类型的原地未动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差异 | 第69-70页 |
6.2.2 不同村庄类型的就地后靠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差异 | 第70-71页 |
6.2.3 不同村庄类型的区内搬迁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差异 | 第71-72页 |
6.2.4 不同村庄类型的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共性特征 | 第72-73页 |
6.3 不同文化程度的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的差异 | 第73-75页 |
6.3.1 不同文化程度的原住民收入水平的差异 | 第73-74页 |
6.3.2 不同文化程度的原住民消费水平的差异 | 第74页 |
6.3.3 不同文化程度的原住民政策满意度的差异 | 第74-75页 |
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76-80页 |
7.1 主要研究结论和建议 | 第76-78页 |
7.1.1 案例实证研究相关结论 | 第76-77页 |
7.1.2 传统指标体系的突破 | 第77页 |
7.1.3 本土化的原住民生存方式和状态评估变量框架 | 第77-78页 |
7.1.4 相关政策建议 | 第78页 |
7.2 研究创新之处 | 第78-79页 |
7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附录 | 第85-9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