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城市规划论文

县级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控制规划方法研究--以安徽省凤台县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9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论文的研究方法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论文的研究框架第11页
    1.4 研究创新点第11-12页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23页
    2.1 国内对非建设用地的定义第12页
    2.2 国外研究概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田园城市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有机疏散理论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环城绿带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绿色通道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城市增长边界第15-16页
    2.3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核心理论支撑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生态城市理论及生态整体规划设计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精明增长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城市管理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聚集经济理论第21页
    2.4 国内研究与案例第21-22页
    2.5 研究综合评价第22-23页
第三章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方法研究第23-30页
    3.1 城市非建设用地的分类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原则与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目标和定位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基本原则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内容第25页
    3.3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的主要技术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城市用地分析方法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城市规划的管理与控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协调机制的构建与政策引导第28-30页
第四章 凤台县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方法研究第30-67页
    4.1 凤台县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保护土地资源与城市空间扩展的矛盾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采煤沉陷对城市发展的限制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生态修复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中管理问题第31-32页
    4.2 凤台县基本情况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地理区位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地形地貌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土地资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水资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矿产资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生物资源第35页
    4.3 凤台县生态景观分析第3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凤台县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第3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凤台县域生态承载力预测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土地利用动态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植被覆盖动态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景观格局动态分析第53-57页
    4.4 凤台县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规划研究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凤台县历版总规中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空间拓展关系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凤台县各类用地的划定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凤台县生态格局的构建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凤台县非建设用地规划的应用第60-61页
    4.5 针对凤台县非建设用地管理控制研究第61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凤台县非建设用地控制利用策略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基于土地生态适应性评价的“四区”划分及控制第63-67页
第五章 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69页
图表目录第69-70页
表格目录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信贷管理系统用信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下一篇:基于当前大学生责任意识调查的教育管理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