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1.1 课题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泵站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| 第16-18页 |
1.3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3.1 课题来源 | 第18页 |
1.3.2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4 论文研究思路及结构 | 第19-22页 |
第二章 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总体设计 | 第22-34页 |
2.1 系统的工程背景 | 第22-27页 |
2.1.1 江库联网工程概况 | 第22页 |
2.1.2 工程全线输水工艺 | 第22-23页 |
2.1.3 变频调速节能技术 | 第23-25页 |
2.1.4 泵站自动化系统控制单元组成 | 第25-27页 |
2.2 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与原则 | 第27-28页 |
2.2.1 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| 第27页 |
2.2.2 系统设计遵循的原则 | 第27-28页 |
2.3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| 第28-33页 |
2.3.1 总体设计方案及功能概述 | 第28-30页 |
2.3.2 系统的硬件组成方案 | 第30-31页 |
2.3.3 基于PLC和WinCC的SCADA系统设计方案 | 第31-3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下位机PLC控制网络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4-58页 |
3.1 PLC控制网络的类型选择 | 第34-36页 |
3.1.1 控制网络的选型依据 | 第34-35页 |
3.1.2 工业以太网的优势 | 第35-36页 |
3.2 系统PLC控制器选型 | 第36-38页 |
3.2.1 PLC选型总则 | 第36页 |
3.2.2 主泵组系统及辅机PLC介绍 | 第36-38页 |
3.3 PLC控制网络的总体方案设计 | 第38-46页 |
3.3.1 总体方案概述 | 第38页 |
3.3.2 控制网络的硬件系统组态 | 第38-44页 |
3.3.3 控制网络的程序结构设计 | 第44-46页 |
3.4 控制网络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6-57页 |
3.4.1 泵组主控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6-52页 |
3.4.2 公用辅机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2-57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四章 上位机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8-76页 |
4.1 SIMATIC WinCC软件介绍 | 第58页 |
4.2 上位机监控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| 第58-62页 |
4.2.1 基于C/S架构的冗余服务器设计 | 第58-61页 |
4.2.2 监控系统功能与界面设计 | 第61-62页 |
4.3 监控系统功能组态实现 | 第62-72页 |
4.3.1 系统配置及服务器组态 | 第62-64页 |
4.3.2 人机交互界面组态 | 第64-68页 |
4.3.3 报警消息系统组态 | 第68-69页 |
4.3.4 趋势图组态 | 第69-70页 |
4.3.5 报表系统组态 | 第70页 |
4.3.6 安全策略组态 | 第70-72页 |
4.4 下位PLC与上位WinCC的通讯连接 | 第72-7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现场调试 | 第76-85页 |
5.1 基于西门子S7-PLCSIM的仿真测试 | 第76-80页 |
5.1.1 S7-PLCSIM介绍 | 第76页 |
5.1.2 仿真调试过程 | 第76-80页 |
5.2 现场运行调试 | 第80-83页 |
5.2.1 现场调试的准备工作 | 第80-82页 |
5.2.2 现场调试 | 第82-83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83-85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85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9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92-93页 |
致谢 | 第93-94页 |
Ⅳ-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