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8页 |
1.1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背景和发展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光伏发电技术的历史背景及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光伏发电的历史 | 第10页 |
1.2.2 国外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3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太阳能并网发电技术的发展 | 第12-17页 |
1.3.1 太阳能并网逆变装置的发展 | 第13-14页 |
1.3.2 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总体控制策略的发展 | 第14-17页 |
1.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及控制 | 第18-31页 |
2.1 光伏电池特性 | 第18-20页 |
2.2 光伏电池阵列控制系统 | 第20-23页 |
2.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 | 第23-30页 |
2.3.1 直流侧电压控制 | 第23-25页 |
2.3.2 DC/AC逆变器控制 | 第25-29页 |
2.3.3 开关管死区时间延时 | 第29-30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电网故障模拟装置分析和建模 | 第31-52页 |
3.1 电网故障模拟装置分类 | 第31-35页 |
3.1.1 阻抗式VSG | 第31-32页 |
3.1.2 自耦调压器式VSG | 第32-33页 |
3.1.3 变压器式VSG | 第33-34页 |
3.1.4 电力电子变换式VSG | 第34-35页 |
3.2 VSG输入阻抗特性分析 | 第35-41页 |
3.2.1 电网故障前后输入阻抗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2.2 各类VSG模拟故障前后输入阻抗分析 | 第37-41页 |
3.3 用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变压器式VSG性能改进 | 第41-43页 |
3.3.1 高速四象限交流开关实现 | 第41-42页 |
3.3.2 实现正常电压和跌落电压快速切换 | 第42-43页 |
3.4 变压器式VSG硬件设计实现 | 第43-49页 |
3.4.1 原理图设计 | 第43-46页 |
3.4.2 硬件PCB设计 | 第46-49页 |
3.5 电压跌落仿真结果 | 第49-5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 | 第52-69页 |
4.1 电压骤降下短路电流分析 | 第52-55页 |
4.1.1 电压骤降下短路电流计算 | 第52-54页 |
4.1.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控制时序对短路电流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4.2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LVRT电流抑制硬件设计 | 第55-62页 |
4.2.1 LVRT硬件限流电路需解决问题 | 第55-56页 |
4.2.2 LVRT硬件限流电路总体介绍 | 第56-57页 |
4.2.3 LVRT硬件限流电路原理图 | 第57-62页 |
4.3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无功控制策略 | 第62-67页 |
4.3.1 当前应用的无功控制算法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.2 不对称故障下相间耦合原理 | 第64-65页 |
4.3.3 双序无功电流控制策略 | 第65-67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7-69页 |
第5章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、实验分析 | 第69-78页 |
5.1 各类VSG电网故障模拟仿真对比 | 第69-74页 |
5.1.1 实际电网故障下光伏系统仿真 | 第69-70页 |
5.1.2 自耦调压器式VSG模拟电网故障下光伏系统仿真 | 第70-71页 |
5.1.3 阻抗式VSG模拟电网故障下光伏系统仿真 | 第71-72页 |
5.1.4 变压器式VSG模拟电网故障下光伏系统仿真 | 第72-74页 |
5.2 光伏系统不同控制时序电压跌落并网电流实验分析 | 第74-75页 |
5.3 LVRT硬件限流电路仿真及实验分析 | 第75-7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展望与总结 | 第78-7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2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