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中生数学元认知现状分析及培养策略研究
| 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| 英文摘要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5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1.1.1 理论依据 | 第12-13页 |
| 1.1.2 现实需要 | 第13页 |
| 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1.3.1 本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| 第14页 |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相关的研究综述 | 第15-21页 |
| 2.1 元认知、数学元认知的概念界定 | 第15页 |
| 2.2 元认知结构及测量 | 第15-16页 |
| 2.3 学生元认知水平的现状 | 第16页 |
| 2.4 元认知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| 2.5 元认知对数学解题的影响的中介作用 | 第17-18页 |
| 2.6 元认知训练 | 第18-21页 |
| 2.6.1 内隐型元认知训练 | 第18-19页 |
| 2.6.2 外显型元认知训练 | 第19页 |
| 2.6.3 综合型元认知训练 | 第19-21页 |
| 第三章 采用KWL策略培养元认知的理论依据 | 第21-25页 |
| 3.1 数学阅读 | 第21页 |
| 3.2 KWL策略 | 第21-22页 |
| 3.3 数学成绩和KWL策略 | 第22-23页 |
| 3.4 元认知和KWL策略 | 第23页 |
| 3.5 问题提出 | 第23-25页 |
| 第四章 初中生数学元认知现状分析 | 第25-36页 |
| 4.1 研究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4.1.1 研究工具 | 第25-26页 |
| 4.1.2 研究对象 | 第26页 |
| 4.2 研究程序 | 第26页 |
| 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3页 |
| 4.3.1 基本状况 | 第26-29页 |
| 4.3.2 不同年级的元认知水平差异分析 | 第29-30页 |
| 4.3.3 不同性别的元认知水平差异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4.3.4 元认知与数学学业成绩的关系 | 第31-33页 |
| 4.4 讨论 | 第33-35页 |
| 4.4.1 初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现状 | 第33-34页 |
| 4.4.2 不同层次学生的元认知与数学成绩的关系 | 第34-35页 |
| 4.5 结论 | 第35-36页 |
| 第五章 初中生数学元认知培养的实验研究 | 第36-44页 |
| 5.1 实验设计 | 第36-37页 |
| 5.1.1 被试 | 第36页 |
| 5.1.2 实验材料 | 第36-37页 |
| 5.2 实验程序 | 第37-39页 |
| 5.2.1 实验流程 | 第37页 |
| 5.2.2 实验处理 | 第37-38页 |
| 5.2.3 元认知训练具体操作示例 | 第38-39页 |
| 5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9-43页 |
| 5.3.1 实验组与控制组的数学成绩比较 | 第39-40页 |
| 5.3.2 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元认知水平比较 | 第40页 |
| 5.3.3 分析与讨论 | 第40-43页 |
| 5.4 实验结论 | 第43-44页 |
| 第六章 元认知训练的教学案例 | 第44-49页 |
| 6.1 应用KWL策略教学与一般教学对比 | 第44页 |
| 6.2 代数教学中KWL策略应用举例 | 第44-46页 |
| 6.3 几何教学中KWL策略应用举例 | 第46-49页 |
| 第七章 反思与展望 | 第49-53页 |
| 7.1 研究总结 | 第49页 |
| 7.2 教学建议 | 第49-51页 |
| 7.2.1 创设问题情景,感知元认知知识 | 第49-50页 |
| 7.2.2 指导训练方法,加强元认知体验 | 第50-51页 |
| 7.2.3 着重课后反思,提升元认知监控 | 第51页 |
| 7.3 本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附录 | 第56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