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特种结构论文--抗震动结构、防灾结构论文--耐震、隔震、防爆结构论文

近断层地震下基于模糊控制的半主动隔震系统减震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近断层地震动研究综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近断层地震动研究现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外对近断层地震动的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结构减震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被动控制系统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动控制系统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半主动控制系统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智能和混合控制系统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智能材料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形状记忆合金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磁致伸缩材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电磁流变体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压电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1.5 压电摩擦阻尼器简述第19-20页
    1.6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0-21页
第2章 近断层地震动的研究第21-33页
    2.1 近断层地震动的定义第21页
    2.2 近断层地震动的特点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集中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滑冲效应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方向性效应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长周期脉冲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上盘效应第24页
    2.3 近断层地震动反应谱第24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Eurocode 8 地震设计反应谱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近断层地震波的选择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近断层地震弹性反应谱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人工近断层地震动第29-3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1-33页
第3章 隔震结构模型与模糊控制的研究第33-45页
    3.1 模糊控制的基本知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模糊控制理论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模糊控制系统第33-34页
    3.2 半主动隔震结构模型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隔震结构运动方程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LRB计算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压电摩擦阻尼器第36-37页
    3.3 多级模糊控制第37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次级模糊控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高级模糊控制第40-43页
    3.4 线性二次高斯控制第43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 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半主动隔震结构的响应第45-56页
    4.1 隔震结构模型及阻尼器参数第45-46页
    4.2 减震性能评价指标第46页
    4.3 近断层地震动下结构地震响应第46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结构输入近断层地震动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不同控制策略的性能评价指标对比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不同控制策略的耗能对比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不同场地下的近断层地震动输入能及结构响应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隔振率对模糊控制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不同强度的地震动下模糊控制的减震性能第52-5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4-56页
结论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ARM的中子发生器控制台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一个具有隐藏特性的新五维超混沌系统的同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