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牵引供电系统重组自愈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 本文的内容和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智能牵引供电系统重组自愈系统方案 | 第16-24页 |
2.1 智能牵引供电系统概述 | 第16-18页 |
2.1.1 全并联AT供电系统接线形式 | 第16-17页 |
2.1.2 动车组行驶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2 重组自愈需求分析 | 第18-20页 |
2.3 重组自愈系统基本结构 | 第20-22页 |
2.3.1 重组自愈系统网络架构 | 第20-22页 |
2.3.2 主站集中模式恢复方法 | 第22页 |
2.4 重组自愈系统工作流程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重组自愈专家系统结构 | 第24-30页 |
3.1 专家系统方法 | 第24-25页 |
3.2 重组自愈专家系统 | 第25-29页 |
3.2.1 总体设计规则 | 第25-26页 |
3.2.2 重组自愈专家系统结构 | 第26-27页 |
3.2.3 重组自愈专家系统模型 | 第27-28页 |
3.2.4 重组自愈推理机制和数据流程 | 第28-2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4章 重组自愈专家系统知识的组织与表示 | 第30-51页 |
4.1 数据库构建 | 第30-33页 |
4.2 规则库构建 | 第33-50页 |
4.2.1 构建有备用设备恢复供电规则 | 第34-38页 |
4.2.2 构建接触网故障恢复规则 | 第38-42页 |
4.2.3 构建断路器拒动情况下重组自愈规则 | 第42-5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智能牵引供电系统重组自愈软件开发与测试 | 第51-61页 |
5.1 重组自愈系统的应用模式 | 第51页 |
5.2 建立软件数据库和规则库 | 第51-53页 |
5.3 重组自愈软件总体设计 | 第53-55页 |
5.4 重组自愈系统核心模块设计 | 第55-56页 |
5.4.1 故障识别子模块 | 第55-56页 |
5.4.2 故障恢复子模块 | 第56页 |
5.5 重组自愈软件功能测试 | 第56-6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