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提出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4.1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.2 本文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阐述与厘清 | 第15-21页 |
2.1 印度种姓制度 | 第15-18页 |
2.1.1 种姓制度的起源 | 第15-16页 |
2.1.2 种性制度的发展 | 第16-17页 |
2.1.3 当代印度种性制度的变革 | 第17-18页 |
2.2 理论支持 | 第18-21页 |
2.2.1 民主政治理论 | 第18页 |
2.2.2 罗尔斯差异公平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3 公民参与理论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种姓制度对印度民主政治的影响机制 | 第21-35页 |
3.1 当代印度政治制度的现状 | 第21-27页 |
3.1.1 印度当代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4页 |
3.1.2 印度当代政治制度的特征 | 第24-25页 |
3.1.3 印度主要的种姓政党 | 第25-27页 |
3.2 印度种姓制度造成的现实差异 | 第27-30页 |
3.2.1 民众等级的划分 | 第27-28页 |
3.2.2 职业的世袭 | 第28-29页 |
3.2.3 血缘与婚姻的影响 | 第29页 |
3.2.4 区域与社会的隔离 | 第29-30页 |
3.3 种姓制度对印度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| 第30-35页 |
3.3.1 种姓对政治权利的分配与影响 | 第30-31页 |
3.3.2 种姓制度对基层行政权利的影响和作用 | 第31-33页 |
3.3.3 种姓制度对司法职能的影响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印度种姓制度对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| 第35-45页 |
4.1 种姓制度对印度民主政治带来的积极影响 | 第35-38页 |
4.1.1 中低种姓的参政意识有所提升 | 第35-36页 |
4.1.2 中低种姓协会趋于活跃 | 第36-37页 |
4.1.3 丰富中央议会的构成 | 第37页 |
4.1.4 扩大了民主政治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| 第37-38页 |
4.2 种姓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种姓化 | 第38-41页 |
4.2.1 种姓制度导致种姓政党的作用日益加强 | 第38-40页 |
4.2.2 种姓制度导致种姓组织大量出现 | 第40页 |
4.2.3 种姓制度促使种姓充当政治选票的工具 | 第40-41页 |
4.3 印度议会选举中的种姓政治 | 第41-45页 |
4.3.1 低种姓出身的莫迪当选新一届政府总理 | 第41-42页 |
4.3.2 人民党竞选胜利以及国大党失败的原因 | 第42-43页 |
4.3.3 平民党的脱颖而出折射出印度选民的政治素养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引导种姓制度在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| 第45-53页 |
5.1 种姓制度对民主政治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| 第45-49页 |
5.1.1 种姓政治阻碍印度现代国家的整合 | 第45-46页 |
5.1.2 种姓制度不利于印度政局的稳定 | 第46-48页 |
5.1.3 种姓制度加剧了阶级之间的矛盾与暴力冲突 | 第48-49页 |
5.2 引导种姓政党之间相互妥协 | 第49-50页 |
5.3 适当放弃种姓利益从国家利益角度出发 | 第50-51页 |
5.4 从教育角度角度阐述种姓平等的理念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不足与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