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5-18页 |
2.1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5页 |
2.2 产业链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3 产业升级理论 | 第16页 |
2.4 循环经济理论 | 第16-18页 |
3 煤炭产业链及其延展实践 | 第18-24页 |
3.1 煤炭产业链及其延展的必然性 | 第18-20页 |
3.1.1 煤炭产业和煤炭产业链 | 第18-19页 |
3.1.2 煤炭产业链延展的必然性 | 第19-20页 |
3.2 煤炭产业链延展模式 | 第20-23页 |
3.2.1 煤炭产业链延展纵向模式 | 第21页 |
3.2.2 煤炭产业链横向模式 | 第21-22页 |
3.2.3 煤炭产业链延展多元网络模式 | 第22-23页 |
3.3 煤炭产业链延展实践 | 第23-24页 |
4 开滦集团煤炭产业链及其延展现状 | 第24-29页 |
4.1 开滦集团发展概述 | 第24页 |
4.2 开滦集团煤炭产业链分析 | 第24-29页 |
4.2.1 开滦集团煤炭产业链及其延展状况 | 第24-26页 |
4.2.2 开滦集团煤炭产业链延展效应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2.3 开滦集团煤炭产业链延展存在问题 | 第27-29页 |
5 开滦集团经营环境分析与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| 第29-38页 |
5.1 产业链延展基本原则 | 第29页 |
5.1.1 立足煤炭主业 | 第29页 |
5.1.2 可持续发展 | 第29页 |
5.2 开滦集团现有产业链延展路径 | 第29-31页 |
5.2.1 煤化工产业 | 第29-30页 |
5.2.2 物流产业 | 第30页 |
5.2.3 装备制造产业 | 第30页 |
5.2.4 文化旅游产业 | 第30-31页 |
5.3 依托唐山市矿山修复示范基地探索发展光伏电站 | 第31-36页 |
5.3.1 开展背景 | 第31页 |
5.3.2 唐山市矿山治理目标 | 第31-33页 |
5.3.3 合作前景及方式 | 第33-35页 |
5.3.4 收益额计算依据 | 第35-36页 |
5.4 依托现有电厂参与古冶产业园区国家增量配电试点项目 | 第36-38页 |
5.4.1 参与背景 | 第36页 |
5.4.2 建设可行性 | 第36-38页 |
6 转型升级保障措施 | 第38-42页 |
6.1 组织保障 | 第38页 |
6.2 技术保障 | 第38-39页 |
6.3 资本保障 | 第39-40页 |
6.4 体制机制保障 | 第40-41页 |
6.5 营销保障 | 第41-42页 |
7 结论 | 第42-43页 |
7.1 结论 | 第42页 |
7.2 展望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后记 | 第46-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