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探析--以廊坊师范学院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激励概述 | 第17-24页 |
2.1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激励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2.1.1 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| 第17页 |
2.1.2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| 第17-18页 |
2.1.3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激励的含义 | 第18页 |
2.1.4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激励的特点 | 第18-19页 |
2.2 高等院校人力资源激励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9-24页 |
2.2.1 人力资本理论相关论述 | 第19-20页 |
2.2.2 激励理论相关论述 | 第20-24页 |
第3章 廊坊师范学院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发展现状 | 第24-28页 |
3.1 教师职称评审制度 | 第24-26页 |
3.2 人才引进接收制度 | 第26-27页 |
3.2.1 人才引进接收程序 | 第26-27页 |
3.2.2 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实行优惠政策 | 第27页 |
3.3 围绕学科专业建设培养人才 | 第27-28页 |
第4章 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8-35页 |
4.1 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4.1.1 激励忽视文化建设 | 第28页 |
4.1.2 激励层次结构单一 | 第28-29页 |
4.1.3 激励指标轻质重量 | 第29页 |
4.1.4 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| 第29-31页 |
4.2 高校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1-35页 |
4.2.1 管理缺乏人文精神 | 第31页 |
4.2.2 体制缺乏生机活力 | 第31-32页 |
4.2.3 管理观念相对滞后 | 第32页 |
4.2.4 经费不充足的限制 | 第32-35页 |
第5章 高校人力资源激励的对策建议 | 第35-45页 |
5.1 建立人文关怀激励机制 | 第35-37页 |
5.1.1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| 第35-36页 |
5.1.2 学术剥离行政权力 | 第36页 |
5.1.3 情感激励凝聚人心 | 第36页 |
5.1.4 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| 第36-37页 |
5.2 合理优化绩效考核机制 | 第37-38页 |
5.2.1 考核标准科学化 | 第37-38页 |
5.2.2 考核过程公开化 | 第38页 |
5.2.3 考核结果挂钩化 | 第38页 |
5.3 做好绩效工资分配工作 | 第38-39页 |
5.3.1 绩效工作合理分类 | 第38页 |
5.3.2 发挥绩效导向作用 | 第38页 |
5.3.3 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 | 第38-39页 |
5.4 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| 第39-45页 |
5.4.1 合理引进机制 | 第39-40页 |
5.4.2 加强培养工作 | 第40-41页 |
5.4.3 强化激励机制 | 第41-42页 |
5.4.4 完善评价机制 | 第42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