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》的非理性叙事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第一章 门罗小说研究综述 | 第7-16页 |
第一节 国内研究状况 | 第7-13页 |
第二节 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非理性的叙事视角 | 第16-25页 |
第一节 三种非理性的叙事视角 | 第16-20页 |
一 女孩的视角——黛尔 | 第16-17页 |
二 另类男性的视角——班尼、克雷格、加内特 | 第17-19页 |
三 另类女性的视角——艾迪、范里斯小姐 | 第19-20页 |
第二节 小说主题的非理性呈现 | 第20-25页 |
一 死亡主题 | 第20-21页 |
二 宗教主题 | 第21-22页 |
三 关系主题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非理性的叙事结构 | 第25-34页 |
第一节 时间结构 | 第25-28页 |
一 不确定的时间 | 第25-26页 |
二 多维交叠的时间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空间结构 | 第28-31页 |
一 人物居所的象征意义 | 第28-29页 |
二 弗莱兹路、地下室的隐喻意义 | 第29-30页 |
三 内奥米的生活空间、诸伯利、乡间的情感色彩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情节结构 | 第31-34页 |
一 松散的情节结构 | 第31-32页 |
二 宿命性的情节结构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非理性叙事的效果 | 第34-44页 |
第一节 印象式的画面和朦胧的观感 | 第34-40页 |
一 强烈的画面感 | 第34-35页 |
二 印象主义绘画的表现方式 | 第35-37页 |
三 朦胧的小说意境 | 第37-40页 |
第二节 情绪化的基调 | 第40-44页 |
一 孤独存在与忧郁基调 | 第40-42页 |
二 死亡、罪恶与阴郁基调 | 第42页 |
三 悖论与荒诞基调 | 第42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