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磁电机低载波比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5页 |
1.2.1 低载波比条件下电流控制器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.2 低载波比条件下无位置传感器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 | 第16-24页 |
2.1 引言 | 第16页 |
2.2 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 | 第16-20页 |
2.2.1α-β 两相静止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| 第18-19页 |
2.2.2 d-q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3 永磁同步电机复矢量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3.1 永磁同步电机扩展反电动势模型 | 第20页 |
2.3.2 永磁同步电机复矢量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4 永磁同步电机离散化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低载波比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器设计 | 第24-33页 |
3.1 引言 | 第24页 |
3.2 矢量控制下的耦合研究 | 第24-25页 |
3.3 低载波比电流控制器设计 | 第25-31页 |
3.3.1 传统PI控制器 | 第25-26页 |
3.3.2 含前馈解耦的PI控制器 | 第26-28页 |
3.3.3 含反馈解耦的PI控制器 | 第28-29页 |
3.3.4 复矢量解耦的电流控制器 | 第29-31页 |
3.4 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低载波比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位置观测器设计 | 第33-51页 |
4.1 引言 | 第33页 |
4.2 连续时间域内的全阶状态观测器设计 | 第33-37页 |
4.3 离散域内全阶状态观测器设计 | 第37-39页 |
4.4 连续域和离散域内设计状态观测器比较分析 | 第39-42页 |
4.5 双采样双更新控制策略 | 第42-46页 |
4.5.1 双采样双更新控制策略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5.2 双采样双更新控制策略仿真验证 | 第44-46页 |
4.6 数字系统延时分析与补偿策略 | 第46-50页 |
4.6.1 数字系统延时分析与补偿策略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6.2 数字系统延时分析与补偿策略仿真验证 | 第48-50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IPMSM低载波比无位置传感器实验验证 | 第51-59页 |
5.1 引言 | 第51页 |
5.2 IPMSM矢量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实验平台 | 第51-52页 |
5.3 低载波比电流控制器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5页 |
5.4 低载波比转子位置观测器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5-58页 |
5.4.1 变速实验 | 第55-57页 |
5.4.2 加减载实验 | 第57-5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5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