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

论骗取低保入刑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引言第8-9页
第一章 骗取低保概述第9-20页
    1.1 我国的低保制度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低保制度的来源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低保制度健康运行的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我国低保制度的运行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2 骗取低保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骗取低保行为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骗取低保的表现形式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骗取低保行为的特点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骗取低保的主体分析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危害第17-18页
    1.3 低保诈骗行为猖獗的原因分析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高收益,低风险是骗取低保违法行为多发的重要原因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传统糟粕思想的影响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法治文化传统欠缺,行政万能思想根深蒂固第19-20页
第二章 国内理论争议及域外相关立法状况第20-26页
    2.1 国内理论争议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现有刑法可以定罪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. 现有刑法不能定罪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骗取低保行为没有必要纳入刑法进行规制第21-22页
    2.2 域外相关立法经验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英美法系国家或地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大陆法系国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域外相关立法的启示和借鉴第24-26页
第三章 骗取低保入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3.1 骗取低保入刑必要性分析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我国骗取低保行为泛滥的严峻现状要求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对骗保立法规制不足与缺失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骗取低保行为不宜定为诈骗罪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司法实践迫切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3.2 骗取低保入刑可行性分析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符合我国的犯罪定义和入罪标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符合我国刑事政策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符合刑法谦抑性原则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符合刑法的目的第33页
第四章 骗取低保入罪的具体设想第33-44页
    4.1 新增骗取社会公共福利罪及入刑方式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新增骗取社会福利罪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骗取社会福利罪的归类第36页
    4.2 骗取社会福利罪犯罪构成要件设计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骗取社会福利罪的主体解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骗取社会公共福利罪的主观方面解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骗取低保犯罪的客体解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骗取低保犯罪的客观方面解析第40-41页
    4.3 罪名及刑罚设置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骗取低保罪的罪名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骗取低保犯罪应该设立相适应的自由行和财产刑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增设“资格刑”第42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速感应电机损耗与温升的研究
下一篇:永磁电机低载波比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