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1.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纳米Cu_6Sn_5的制备 | 第9-14页 |
1.3 Sn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14-15页 |
1.4 Sn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、设备及方法 | 第20-28页 |
2.1 实验材料及设备 | 第20-22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20-21页 |
2.1.2 实验设备 | 第21-22页 |
2.2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22-25页 |
2.2.1 Cu_6Sn_5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22-24页 |
2.2.2 Sn纳米颗粒制备 | 第24页 |
2.2.3 Cu_6Sn_5纳米颗粒与石墨烯复合的制备方法 | 第24页 |
2.2.4 Sn纳米颗粒与石墨烯复合的制备方法 | 第24-25页 |
2.3 样品的表征分析方法 | 第25页 |
2.3.1 X射线衍射分析 | 第25页 |
2.3.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25页 |
2.3.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 | 第25页 |
2.3.4 差示扫描量热仪-热重分析 | 第25页 |
2.4 锂离子电池电极制备及组装 | 第25-27页 |
2.4.1 电极的制备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4.2 锂离子电池组装方法 | 第26-27页 |
2.5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| 第27-28页 |
2.5.1 恒流充放电测试 | 第27页 |
2.5.2 倍率性能研究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纳米Cu_6Sn_5的制备及表征 | 第28-52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乙二醇法纳米Cu_6Sn_5的制备及其表征 | 第28-32页 |
3.2.1 乙二醇法纳米Cu_6Sn_5的制备 | 第28-29页 |
3.2.2 乙二醇体系制备Cu_6Sn_5纳米颗粒的表征 | 第29-32页 |
3.3 水溶液体系Cu_6Sn_5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 | 第32-38页 |
3.3.1 水溶液体系Cu_6Sn_5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32-34页 |
3.3.2 水溶液体系制备Cu_6Sn_5纳米颗粒的表征 | 第34-38页 |
3.4 水溶液体系制备Cu_6Sn_5纳米颗粒的参数优化 | 第38-47页 |
3.4.1 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39-41页 |
3.4.2 分散剂的影响 | 第41-43页 |
3.4.3 还原剂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.4.4 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3.4.5 前驱物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3.5 水溶液法制备纳米Cu_6Sn_5与石墨烯复合材料 | 第47-49页 |
3.6 纳米材料制备的反应机理 | 第49-50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50-52页 |
第4章 Sn纳米颗粒的制备及表征 | 第52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52页 |
4.2 Sn纳米颗粒的制备 | 第52页 |
4.3 Sn纳米颗粒的表征 | 第52-55页 |
4.4 水溶液法制备Sn纳米颗粒与石墨烯复合材料 | 第55-5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Sn基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| 第57-64页 |
5.1 引言 | 第57页 |
5.2 Sn基活性材料电极的制备及电池组装 | 第57-58页 |
5.3 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58-62页 |
5.3.1 循环充放电表现 | 第58-61页 |
5.3.2 倍率性能 | 第61-62页 |
5.4 Sn基材料锂离子脱嵌反应机理 | 第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