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化学工业论文--硅酸盐工业论文--陶瓷工业论文--生产过程与设备论文

SiC陶瓷材料刻划去除机理及裂纹扩展行为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4-31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2 SiC材料特性及加工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SiC材料分子动力学切削仿真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1.4 SiC材料塑性变形及去除机理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5 硬脆材料划痕表面/亚表面裂纹研究现状第19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硬脆材料压痕/划痕应力场及表面/亚表面裂纹演变机制理论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硬脆材料划痕表面/亚表面裂纹刻划实验分析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微观结构对划痕表面/亚表面裂纹的影响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裂纹扩展仿真分析研究现状第25-29页
    1.6 目前研究现状分析第29页
    1.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9-31页
第2章 单晶SiC多形状磨粒刻划过程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第31-4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2.2 多形状磨粒分子动力学刻划仿真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多形状磨粒分子动力学模型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单晶SiC工件材料分子动力学模型第32-33页
    2.3 SiC材料多形状磨粒刻划去除过程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2.4 磨削过程中单晶SiC微观损伤形式及相变行为分析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已加工区及磨粒接触区C-Si键键长键角分布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已加工区及磨粒接触区非四键原子分布及相变行为分析第42-4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3章 单晶SiC纳米刻划去除机理及表面/亚表面损伤研究第45-6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5页
    3.2 6H-SiC纳米刻划去除机理及表面/亚表面损伤研究第45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6H-SiC划痕表面形貌及脆塑转变分析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6H-SiC去除特征及去除机理研究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6H-SiC纳米刻划过程中断裂行为研究第57-62页
    3.3 3C-SiC纳米刻划去除机理及亚表面损伤研究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刻划实验及参数选择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划痕表面形貌及切屑特征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划痕表面和切屑的拉曼分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划痕亚表面损伤形式TEM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4章 反应烧结SiC陶瓷刻划过程中塑性去除机理及摩擦行为研究第68-8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68页
    4.2 RBSC材料塑性去除机理及亚表面损伤形式分析第68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刻划实验及参数选择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RBSC材料纳米划痕表面去除特征分析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RBSC材料纳米划痕亚表面结构分析第72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SiC材料塑性去除机理第78页
    4.3 RBSC材料塑性去除过程中摩擦行为分析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RBSC材料塑性去除过程中切削力理论分析第78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RBSC塑性去除过程中摩擦系数分析第82-8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4-86页
第5章 反应烧结SiC陶瓷材料结构有限元建模及断裂特性研究第86-98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86页
    5.2 RBSC材料三维模型及裂纹扩展有限元基础理论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RBSC材料有限元模型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裂纹扩展导致的不连续性问题及扩展有限元方法第88页
    5.3 裂纹尖端断裂力学参数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裂纹尖端T-应力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裂纹尖端J-积分及应力强度因子分析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裂纹扩展方向分析第89页
    5.4 型加载下半饼状裂纹尖端断裂力学参数及偏转角分析第89-93页
    5.5 型加载下半饼状裂纹扩展行为及路径分析第93-97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6章 反应烧结SiC陶瓷划痕表面/亚表面裂纹扩展机制及分布形式研究第98-125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98页
    6.2 硬脆材料划痕裂纹形式分析第98-100页
    6.3 内聚力模型及扩展有限元分析第100-101页
    6.4 划痕表面/亚表面裂纹扩展过程三维分布有限元仿真分析第101-11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球形压头刻划过程中表面裂纹扩展过程及分布形式第101-10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圆锥压头刻划过程中径向裂纹扩展过程及分布形式第105-10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圆锥压头刻划过程中亚表面横向裂纹扩展过程及分布形式第109-11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圆锥压头刻划过程中中位裂纹扩展过程及分布形式第114-118页
    6.5 RBSC划痕表面/亚表面裂纹分布实验分析第118-123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23-125页
结论第125-127页
参考文献第127-138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8-140页
致谢第140-141页
个人简历第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六西格玛理论的手机纸盒压痕问题改进及控制研究
下一篇:XX洁净实验室自控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