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其他金融组织论文

我国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--以A融资性担保公司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11-12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及章节安排第12-14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4-17页
    2.1 担保机构持续经营能力的理论基础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企业能力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企业持续经营理论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第15页
    2.2 主要的分析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专家调查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层次分析法第15-16页
    2.3 企业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综合模糊评价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其他综合评价方法第16-17页
第三章 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问题与可持续经营能力因素分析第17-26页
    3.1 我国担保行业的发展背景第17-18页
    3.2 融资性担保机构发展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3.3 融资性担保机构存在的问题第19-21页
    3.4 影响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外部因素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经济环境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政策支持及监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行业环境第23页
    3.5 影响可持续经营能力的内部因素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担保机构的资源情况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担保机构的市场前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担保机构的企业能力第24-26页
第四章 融资性担保机构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第26-43页
    4.1 评价体系建立的重要性第26页
    4.2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确定第26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指标选取原则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指标体系构成及含义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0-35页
    4.3 评价指标权重分析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层次分析法专家问卷调查设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第35-41页
    4.4 综合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综合模糊评价的具体过程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模糊评价模型的评价标准第42-43页
第五章 融资性担保公司可持续经营评价体系的应用——以A公司为例第43-50页
    5.1 A公司简介及现状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A公司简介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A公司现状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5.2 A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评价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A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的问卷设计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A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综合评价第44-47页
    5.3 A公司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建议第47-5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附录第56-65页
    附录1第56-59页
    附录2第59-63页
    附录3第63-65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供应链回购契约销售商的销售努力研究
下一篇:组织伦理氛围对伦理型领导的影响--以道德认同为中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