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| 1.1 前言 | 第10页 |
| 1.2 电力机车Co-Co轴式走行部既有现状 | 第10-13页 |
| 1.3 论文研究主要工作 | 第13-14页 |
| 第2章 CO-CO轴式120km/h交流机车转向架设计 | 第14-27页 |
| 2.1 转向架技术开发原则 | 第14页 |
| 2.2 转向架技术研究及开发要求 | 第14-18页 |
| 2.2.1 机车基本要求 | 第14-16页 |
| 2.2.2 转向架基本结构技术要求 | 第16-18页 |
| 2.3 转向架结构设计方案 | 第18-26页 |
| 2.3.1 技术特点 | 第18-19页 |
| 2.3.2 主要技术参数 | 第19-20页 |
| 2.3.3 转向架结构说明 | 第20-26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3章 转向架重要部件计算 | 第27-59页 |
| 3.1 构架计算 | 第27-35页 |
| 3.2 车轴计算 | 第35-39页 |
| 3.2.1 原始参数 | 第35-36页 |
| 3.2.2 作用力的计算和危险截面的确定 | 第36-37页 |
| 3.2.3 弯矩的计算 | 第37-39页 |
| 3.2.4 应力校核 | 第39页 |
| 3.3 车轮计算 | 第39-46页 |
| 3.3.1 参数 | 第40页 |
| 3.3.2 计算模型 | 第40页 |
| 3.3.3 计算工况 | 第40-41页 |
| 3.3.4 车轮强度评定 | 第41-42页 |
| 3.3.5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| 第42-45页 |
| 3.3.6 结论与建议 | 第45-46页 |
| 3.4 齿轮计算 | 第46-50页 |
| 3.4.1 齿轮修形 | 第47-49页 |
| 3.4.2 齿轮副强度校核 | 第49-50页 |
| 3.5 一二系悬挂弹簧计算 | 第50-58页 |
| 3.5.1 一系圆簧计算 | 第51-54页 |
| 3.5.2 二系簧设计计算 | 第54-58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4章 CO-CO轴式120km/h交流机车动力学计算分析 | 第59-89页 |
| 4.1 动力学性能评定标准 | 第59页 |
| 4.2 机车整车动力学分析 | 第59-69页 |
| 4.2.1 准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 | 第59-61页 |
| 4.2.2 直线运行性能 | 第61-65页 |
| 4.2.3 曲线通过性能 | 第65-68页 |
| 4.2.4 机车轴重转移计算 | 第68-69页 |
| 4.3 半阻尼直线运行性能 | 第69-73页 |
| 4.4 转向架技术设计参数适应范围分析 | 第73-88页 |
| 4.4.1 一系刚度 | 第73-77页 |
| 4.4.2 二系刚度 | 第77-78页 |
| 4.4.3 电机悬挂 | 第78-80页 |
| 4.4.4 牵引杆关节径向刚度 | 第80页 |
| 4.4.5 二系横向减振器 | 第80-85页 |
| 4.4.6 一系垂向减振器阻尼 | 第85-86页 |
| 4.4.7 二系垂向减振器阻尼 | 第86-88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| 第5章 线路动力学试验情况 | 第89-127页 |
| 5.1 转向架承载结构动应力试验 | 第89-108页 |
| 5.2 运行安全性试验 | 第108-116页 |
| 5.3 运行平稳性试验 | 第116-122页 |
| 5.4 弯道(曲线通过能力)试验 | 第122-124页 |
| 5.5 挠性系数测试 | 第124-125页 |
| 5.6 起吊性能试验 | 第125-126页 |
| 5.7 本章小结 | 第126-127页 |
| 结论与展望 | 第127-128页 |
| 致谢 | 第128-12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29-1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