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.1 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3-15页 |
1.2.2 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5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9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2 研究目标 | 第16-17页 |
1.3.3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文献回顾及理论分析 | 第19-34页 |
2.1 框架效应和价值函数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 不同价格折扣描述方式的相关研究 | 第22-27页 |
2.2.1 “一次性折扣”有关研究 | 第23-25页 |
2.2.2 “折上折”有关研究 | 第25-27页 |
2.3 感知交易价值和感知获取价值 | 第27-28页 |
2.4 购买意愿 | 第28-30页 |
2.5 价格折扣频率 | 第30页 |
2.6 价格折扣幅度 | 第30-32页 |
2.7 文献评述 | 第32-34页 |
第3章 研究假说和理论模型 | 第34-42页 |
3.1 研究假说提出 | 第34-40页 |
3.1.1 折扣描述形式的主效应研究假说 | 第34-35页 |
3.1.2 感知价值相关研究假说 | 第35-36页 |
3.1.3 折扣幅度相关研究假说 | 第36-38页 |
3.1.4 折扣频率相关研究假说 | 第38-40页 |
3.2 本文研究框架 | 第40-42页 |
第4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 | 第42-53页 |
4.1 研究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1.1 文献研究 | 第42页 |
4.1.2 专家讨论法 | 第42-43页 |
4.1.3 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 | 第43页 |
4.1.4 多元统计分析法 | 第43页 |
4.2 研究变量的界定与度量 | 第43-45页 |
4.2.1 感知获取价值 | 第43-44页 |
4.2.2 感知交易价值 | 第44页 |
4.2.3 消费者购买意愿 | 第44-45页 |
4.2.4 折扣频率 | 第45页 |
4.2.5 人口统计学变量 | 第45页 |
4.3 实验1 | 第45-49页 |
4.3.1 实验目的 | 第45页 |
4.3.2 实验组设计 | 第45-46页 |
4.3.3 实验场景设计 | 第46-47页 |
4.3.4 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47页 |
4.3.5 问卷发放及样本回收 | 第47-49页 |
4.4 实验2 | 第49-53页 |
4.4.1 实验目的 | 第49页 |
4.4.2 实验组设计 | 第49-50页 |
4.4.3 实验场景设计 | 第50页 |
4.4.4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50-51页 |
4.4.5 问卷发放及样本回收 | 第51-53页 |
第5章 实验数据分析与结果 | 第53-75页 |
5.1 实验1 | 第53-61页 |
5.1.1 折扣描述形式的主效应假设检验 | 第53-55页 |
5.1.2 感知价值中介变量的回归分析检验 | 第55-56页 |
5.1.3 折扣幅度的调节作用的相关方差分析 | 第56-61页 |
5.2 实验2 | 第61-75页 |
5.2.1 操控性实验检验 | 第61页 |
5.2.2 折扣幅度与折扣描述方式的交互效果的相关方差分析 | 第61-66页 |
5.2.3 折扣描述形式、折扣幅度和折扣频率三者结合的交互作用分析 | 第66-75页 |
结论 | 第75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4页 |
附录1 | 第84-86页 |
附录2 | 第86-88页 |
附录3 | 第88-90页 |
附录4 | 第90-9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