雅砻江二滩水电站库区渔门镇滑坡稳定性分析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2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滑坡稳定性分析现状 | 第13页 |
1.2.2 库区滑坡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3 昔格达半成岩滑坡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2.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15页 |
1.3 课题研究目标、研究内容、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5-16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3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6页 |
1.4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、技术路线、可行性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
1.4.2 研究思路及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| 第16-17页 |
1.4.3 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滑坡区域自然条件及地质环境条件 | 第18-27页 |
2.1 地理位置及交通 | 第18页 |
2.2 气象水位 | 第18-21页 |
2.2.1 气象特征 | 第18-20页 |
2.2.2 水文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3 地形地貌特征 | 第21-22页 |
2.4 地层岩性特征 | 第22-23页 |
2.5 地质构造与地震 | 第23-25页 |
2.5.1 地质构造 | 第23-24页 |
2.5.2 地震 | 第24-25页 |
2.6 水文地质特征 | 第25页 |
2.6.1 地表水 | 第25页 |
2.6.2 地下水 | 第25页 |
2.7 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 | 第25-26页 |
2.8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滑坡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7-42页 |
3.1 滑坡的基本特征 | 第27-38页 |
3.1.1 滑坡的形态、规模与边界 | 第27-30页 |
3.1.2 变形特征 | 第30-36页 |
3.1.3 滑体特征 | 第36页 |
3.1.4 滑床特征 | 第36-37页 |
3.1.5 滑带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 | 第37-38页 |
3.2 滑坡变形发育史 | 第38-39页 |
3.3 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9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渔门镇滑坡稳定性分析 | 第42-67页 |
4.1 概述 | 第42页 |
4.2 库水变化对滑坡的影响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.1 库水对岩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4.2.2 库水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| 第43页 |
4.3 浸润线的确定 | 第43-49页 |
4.3.1 浸润线的不同求法 | 第43-46页 |
4.3.2 不同方法求得浸润线对比 | 第46-49页 |
4.4 滑坡稳定性分析 | 第49-65页 |
4.4.1 渗透力作用机理 | 第49-52页 |
4.4.2 传递系数法计算滑坡稳定性 | 第52-58页 |
4.4.3 Geostudio数值模拟 | 第58-6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5章 滑坡既有工程失效原因分析及治理 | 第67-72页 |
5.1 概述 | 第67页 |
5.2 既有工程概述 | 第67-69页 |
5.3 既有工程失效原因分析 | 第69-70页 |
5.4 渔门镇滑坡防治意见 | 第70-7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总结与结论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