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民司法参与问题研究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7页 |
| 一、前言 | 第7-12页 |
| 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| (二) 文献综述 | 第7-10页 |
| (三) 研究方法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1、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| 2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| 二、公民司法参与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必要性 | 第12-20页 |
| (一) 公民司法参与的内涵 | 第12-14页 |
| (二) 公民司法参与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5页 |
| 1、人民主权理论 | 第14-15页 |
| 2、正当程序理论 | 第15页 |
| (三) 公民司法参与的现实必要性 | 第15-20页 |
| 1、实现司法为民的需要 | 第15-17页 |
| 2、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 | 第17-18页 |
| 3、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需要 | 第18页 |
| 4、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需要 | 第18-20页 |
| 三、公民司法参与的困境分析 | 第20-30页 |
| (一) 公民司法参与的理论困境 | 第20-24页 |
| 1、技术理性与自然理性 | 第20-21页 |
| 2、司法独立与公民参与 | 第21-22页 |
| 3、理论的应然选择 | 第22-24页 |
| (二) 公民司法参与的现实困境 | 第24-30页 |
| 1、公民司法参与的边缘化 | 第24-26页 |
| 2、公民司法参与的消极化 | 第26-27页 |
| 3、公民司法参与的无序化 | 第27-30页 |
| 四、公民司法参与的路径选择 | 第30-43页 |
| (一) 规范司法公开途径 | 第30-33页 |
| 1、规范司法文书上网 | 第30-31页 |
| 2、规范旁听、评议制度 | 第31-32页 |
| 3、规范案件新闻发布制度 | 第32-33页 |
| (二)促进媒体的司法参与 | 第33-36页 |
| 1、“媒体审判”的担忧与反思 | 第33-35页 |
| 2、加强媒体对司法的监督 | 第35-36页 |
| (三)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| 第36-43页 |
| 1、正本清源、厘清争议 | 第37页 |
| 2、改革陪审员的选聘与培训体制 | 第37-39页 |
| 3、提高陪审员的薪酬与地位 | 第39页 |
| 4、保障陪审员的司法参与权利 | 第39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| 致谢 | 第47-49页 |
|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