矩形渠道薄壁侧堰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6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1.2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页 |
| 1.3 灌区量水方法 | 第12-16页 |
| 1.3.1 利用水工建筑物量水 | 第12页 |
| 1.3.2 利用仪表类设备量水 | 第12-13页 |
| 1.3.3 利用特设量水设备量水 | 第13-16页 |
| 1.3.3.1 量水堰 | 第14-15页 |
| 1.3.3.2 量水槽 | 第15-16页 |
| 1.4 国内外侧堰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
| 1.5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| 1.5.1 数值模拟发展简介 | 第18页 |
| 1.5.2 基本控制方程与紊流模型 | 第18-21页 |
| 1.5.3 控制方程的离散与求解 | 第21-22页 |
| 1.5.4 自由表面处理方法 | 第22-23页 |
| 1.5.5 三维水流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| 第23-24页 |
| 1.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| 1.6.1 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1.6.2 技术路线 | 第25-26页 |
| 第二章 矩形渠道薄壁侧堰试验方案 | 第26-29页 |
| 2.1 试验布设 | 第26-27页 |
| 2.2 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
| 2.3 矩形侧堰数值模拟试验 | 第28-29页 |
| 2.3.1 控制方程 | 第28页 |
| 2.3.2 数值分析方法 | 第28-29页 |
| 第三章 矩形薄壁侧堰测流理论分析 | 第29-32页 |
| 3.1 矩形薄壁侧堰的构造 | 第29页 |
| 3.2 矩形薄壁侧堰的测流原理 | 第29页 |
| 3.3 矩形薄壁侧堰的流量公式 | 第29-32页 |
| 第四章 矩形渠道量水侧堰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| 第32-43页 |
| 4.1 水面线 | 第32-33页 |
| 4.2 壅水高度 | 第33-34页 |
| 4.3 临界淹没度与淹没系数 | 第34-37页 |
| 4.4 佛汝德数 | 第37-39页 |
| 4.5 水头损失 | 第39-40页 |
| 4.6 堰宽与堰高的确定 | 第40-41页 |
| 4.7 小结 | 第41-43页 |
| 第五章 矩形渠道侧堰流量影响因素研究 | 第43-52页 |
| 5.1 堰前水深Y1与流量Q的关系 | 第43-45页 |
| 5.2 侧堰自由出流流量系数 | 第45-47页 |
| 5.3 侧堰自由出流的流量公式 | 第47-48页 |
| 5.4 直接拟合流量公式 | 第48页 |
| 5.5 两种流量公式量水精度对比 | 第48-50页 |
| 5.6 小结 | 第50-52页 |
| 第六章 矩形薄壁侧堰水力性能数值模拟 | 第52-60页 |
| 6.1FLOW-3D软件简介 | 第52页 |
| 6.2 三维模型的建立 | 第52-53页 |
| 6.3 边界条件设定 | 第53-54页 |
| 6.4 侧堰水力性能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4-59页 |
| 6.4.1 流态 | 第54-55页 |
| 6.4.2 水面线 | 第55-57页 |
| 6.4.3 流速分布 | 第57-59页 |
| 6.5 小结 | 第59-60页 |
|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60-62页 |
| 7.1 主要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7.2 本文创新点 | 第61页 |
| 7.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| 致谢 | 第65-66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66页 |